新浪财经

国航染指东航货运后院 欲全盘接手国货航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07:11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陶海青

  虽然国航成功地狙击了新航注资东航,但一厢情愿的并购并不顺利。东航竞购战并未再次出现业界期盼的高潮,在风平浪静的背后,是各自合纵连横抢占上海市场份额,而更具深远意义的举措已在实施中。  

  新一轮的较量开始了。

  近一个多月以来,东航(0670.HK,600115.SH)频频抛出大手笔:出人意料地与南航(1055.HK,600029.SH)火速结盟后,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联手创办幸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此举无疑将给国航收购东航增添阻力。

  上周,东航又与上航(600591.SH)部分代码共享,真可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2月27日,东航发布公告称:本公司董事会决定,对国航(0753.HK,601111.SH)母公司中航在1月18日提出的战略合作建议不予进一步考虑。但同时称,本公司将坚持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强做精航空运输主业。

  此公告令航空分析师颇感意外。中信建投行业分析师李磊认为,相对新航,中航方面的成功率应该更大。即使被拒绝,国航与东航还将可能谈下去。

  现在,轮到国航(0753.HK,601111.SH)出牌了。

  欲全盘接手国货航

  近来,业内盛传首都机场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都机场”)将出售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货航”)24%股权,而接盘手可能是国航。

  “国航与首都机场正在就此事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国航董事局内部有过讨论,但目前收购方案还不清晰。至于首都机场的退出方式,可能是将他们的股权置换成国航的股票,也可能是国航以现金方式购买他们的股权,目前还无定论。何时完成收购也无具体的时间表。”2月26日,国航董秘黄斌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证实,国航欲购国货航24%股权不是空穴来风。

  国货航的基地在北京,“主攻”国际航线,是中国最大的航空货运公司之一,由国航、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和首都机场集团于2003年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为22亿元,三方分别持有51%、25%和24%的股份。

  国航发布公告称,2008年1月3日,与中信泰富及其旗下企业Gold Leaf签署协议,通过国航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中航兴业,收购中信泰富持有国货航25%的股权。国航在国货航的股份比例由51%上升至76%。

  据了解,中国航空货运业起步较晚,货运企业在机队规模、航点分布及一体化运营上无法与跨国货运公司抗衡,所以中国货运企业的市场份额连年下降,国内航空货运企业都在惨淡经营。汉莎、大韩航空为首的外资航空公司占据了中国航空货运80%左右的市场份额。

  在2005年,国货航在主攻的中美航线上以亏损告终。公开数据显示,国货航在2005年、2006年以及2007年前九个月的税后盈利分别为1.8亿元、0.02亿元和-3.82亿元。

  为此,首都机场集团总经理张志忠近日提出,首都机场将于2008年调整产业结构,退出与主业关联不密切的产业,而首批确定退出的领域就包括航空运输业务,即出售所持国货航24%的股权,剥离其非核心资产。

  国货航如此逊色的盈利能力何以让国航青睐?一位航空分析师告诉记者,如果把航空货运公司看作股票投资,那么国货航无疑是一只潜力股,这是国航收购国货航剩余股份的重要原因。

  “收购国货航股权虽未进入实质性沟通阶段,但我们正在积极向前推进。我能告诉你的只有这些。”国航董事会秘书局投资者关系总经理饶昕瑜对《财经时报》如是说。

  然而,在采访过程中,《财经时报》发现,国货航对于国航的意义,并非收购一家货运公司这么简单。

  “现在是年报发布前夕的敏感阶段,我不便透露,你往深处思索可以想明白的。”业内一位熟悉国航的资深人士意味深长地告诉《财经时报》。

  看来,在收购国货航剩余股权的背后,一个更具深远意义的方案正在酝酿实施之中。

  抢占上海市场份额

  上述资深人士的话给人太多的想象空间。

  1月18日,中航有限在成功狙击新加坡航空公司(以下简称“新航”)入股东航之后,提交《关于投资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并与东方航空结成战略伙伴的建议》信函,其中明确提出将促成国航和东航“整合双方货运业务,合资组建货运航空公司”。

  天相投顾分析师张勋认为,依照中航有限方案所述,整合航空货运业务,成立基地在上海的合资航空货运公司,有可能改善中国货运公司目前的亏损状况。在国货航的基础上组建新公司或许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新公司的选址一定是在上海,这不会变。”上述资深人士强调。

  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货运市场,其货运市场规模远远超过北京,2005年经首都机场运输的国际货运尚不足上海机场的一个零头。另外,上海的亚太航空枢纽特别是国际货运枢纽地位备受关注,DHL、TNT、FedEx、UPS四大国际货运巨头都把上海看成必争之地。

  据有关方面预计,到2015年,上海两大机场的货运吞吐量将达到700万吨。而国航旗下的国货航,目前虽然拥有国内最大的货运市场份额,但是2006年的运输总量才只有84.4万吨。

  对此,原国航董事长李家祥曾公开说:“上海是国航规划中的国际门户和货运枢纽。”国航必须增加上海在其整个布局中的分量。

  事实上,从2004年到现在,国航抢占上海市场份额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早在2004年,国航将上海营业部升级为上海基地,计划全资持有国货航方案出炉。

  2005年,国航觊觎上海的态势公开化,上海作为国际门户的概念更多地被国航使用。

  2006年,国航转投向在香港注册的国泰航空公司,发动了内地-香港最大的航空整合案,最终形成国泰与国航交叉持股局面。

  根据整合方案,国航将与国泰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经营航空货运业务。这恰恰解释了国航为何要频频吞入国货航的全部股份,“国货航股权的收购将为未来合资公司铺平道路。”中银国际的分析报告指出。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