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高清DVD标准之争何时休(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4日 14:58 《新财经》
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逐中,如何才能做到“克敌制胜”?无论是蓝光,还是HD DVD,都面临着这样的拷问。总体来说,主要受制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其一,电脑生产商的支持。在电脑日益普及的时代,如果失去了电脑生产商的支持,再好的技术也无法转化为经济效益,当然就体现不出技术的价值所在。 其二,游戏机制造商的态度。微软已经做出明确表态,在新一代游戏机Xbox 360中配备支持HD DVD标准的光驱,这对蓝光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近一两年间Xbox 360销量火爆,必将有力推动HD DVD光盘的生产与普及,当然蓝光也有索尼自家的游戏机PS3捧场。在播放器设备厂商观望之际,从某种程度上讲,今后PS3与Xbox 360谁卖得更多,蓝光与HD DVD的堡垒就更坚固一些。 其三,好莱坞工作室的决断。这显然是最重要的,好莱坞对高清DVD产业化标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莱坞工作室的“一念之间”都有可能改变蓝光与HD-DVD的市场格局。说白了,假如工作室采用的是蓝光格式的刻录软件,HD DVD就会失掉每年数千万美元的“好莱坞电影蛋糕”,反之亦然。 其四,产品定价。价格最终取决于成本,如果成本过高,肯定会影响到生产商的态度。蓝光光盘与HD DVD光盘的生产成本到底有多少呢?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有人曾经做过一项测试,结果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HD DVD光盘生产线出产的光盘数目是同等蓝光光盘生产线出产的光盘数目的两倍。这就意味着蓝光光盘的生产成本要相对高一些,价格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对竞争是非常不利的。 蓝光与HD DVD之间的战争还远未结束,未来更充满着无尽的变数,很难说哪种标准一定就会大获全胜,甚或根本就没有最终赢家。这与目前芯片市场的情形非常相似,两大巨头英特尔与AMD各占一边天,互争互斗,此消彼长,共生共存…… 中国厂商的机会 国际上两大阵营针锋相对的战火,何时烧到中国?业界分析认为,中国很快就会成为DVD技术火并的战场,谁在市场化的脚步上走得越快,谁就会取得关键性的胜利。其实,在去年9月,战火已烧到了中国,HD DVD中国版正式取名为CH DVD,宣布成立“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而在此前,华录集团和中国电影公司已宣布在国内建立中国蓝光光盘编辑制作中心。两大阵营均有了各自的落脚点,并对国内厂商递出了橄榄枝,但国内厂家目前在两大阵营的选择上仍较为谨慎。 不难看出,蓝光与HD DVD两大阵营竞相卡位中国的心态相当急迫。在去年11月3日、15日、21日分别于武汉、北京、上海举办的各种相关技术论坛上,都能看到它们频繁推介、拉拢国内盟军的身影。 令两大巨头都不敢小觑中国市场的原因在于,若想迅速实现自己阵营的产业化普及,唯有将产品价格迅速拉低,而这一点,又只有在具备低成本规模优势的中国才有出路。这早已不是一场技术的竞争,而是牵扯内容、技术、渠道等整条产业链的商业问题。标准的较量,在此时已成为彼此产业链中上下游整体力量的对比厮杀。因此谁能在国内拥有更多盟军,谁也就将从新技术中获得最大的商业霸权。 为了摆脱专利重压并在高清DVD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过去几年来,EVD、HVD和HDV等多个中国自主的高清DVD标准先后亮相。但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加之内耗严重和相关主导厂商自身问题,不少业界人士表示,以EVD为代表的中国自主DVD标准已经痛失了最好发展机会,前景黯淡。国内EVD的扛旗者张宝全也承认,导致目前困境的根源在于,EVD始终得不到来自国际音视频协会的青睐,很多好莱坞大片没有EVD版本,使得消费者买回去碟机后看不到最有市场的好莱坞大片。 对于中国DVD制造商和他们的芯片供应商来说,现在是最艰难的时刻。一方面,全球DVD播放机市场正在下滑,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价格战日益惨烈;另一方面,蓝光和HD DVD两大高清阵营打得热闹,但中国企业只能充当看客,而且高清DVD市场何时能够起飞,似乎谁也说不清楚。不少厂商表示会按兵不动,随市场走向而动。 从产业的角度看,无论蓝光与HD DVD哪一方阵营最终获得胜利,都会对目前的DVD技术起到很大的推动,这对国内厂商而言未必不是一个新的机遇。国内厂商如果能够在两大阵营不断的拉锯战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将有可能打破一直以来束缚国内厂商的专利枷锁,获得更大的利益。 常言道: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同样的道理,在市场竞争中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取得最终成功。中国古老的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可以深入浅出地阐释这个道理:在竞争中,有人先跑了,占据了先机,有的人起步晚了,但只要善于从先行者们的身上吸收经验,锻炼实力,加上持之以恒的决心,则更有可能成为竞争中的胜利者。这中间,比的是发展,比的是实力,比的是必胜的信心。俗话说得好:“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蓝光DVD与HD DVD这对兄弟谁胜谁负,暂时未出结果,也许第三者出现,将这两兄弟都取代也未尝不可能。作为广大的消费者,唯一能做的是看准市场再出手。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