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妙士能否担当达能独资杠杆(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3日 07:23 中国经营报

  达能的“回归”

  这次通过收购妙士乳业,达能重新回归到自己办工厂的道路上。

  “实际上,达能刚进入中国时在广州成立了酸奶公司,自己做产品。但是在它遇到光明之后,就试图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控股光明,结果在增持无望之后只能退出。之后蒙牛的介入,达能又开始尝试第二条路,即通过合资的方式借助蒙牛的营销团队、市场网络为其打理产品,结果还是一场空。”上述光明人士分析,达能在绕了一大圈之后又回到了办工厂的起点上。

  关键是达能在中国缺乏独立性。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实际上达能完全可以一直坚持自己做中国市场的,“在达能将自己的工厂卖给光明的前一年,广州达能公司的年销售额在1亿元左右,利润就有2000万~3000万元,利润率高达20%~30%”,而上海公司的亏损也是暂时的。

  达能在先后经历与光明、蒙牛的两次不幸婚姻后,现在不得不面对自立的问题。

  但由于长期依赖合资伙伴,达能单干的底气尚不足。“因为达能长期将产品交给别人打理,没有自己的营销队伍、销售渠道等。”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如达能与娃哈哈合资,销售网路、经营团队都控制在宗庆后手里,所以双方反目后达能很被动。

  今后,达能收购妙士两个工厂后如何发展还充满变数。一位行业人士认为,除了厂房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外,妙士对达能来说价值不大。妙士规模比较小,公司在技术以及产品质量的管理上不太完善,因此达能需要重新培养自己的队伍。双方的销售渠道也大不一样,达能的酸奶大部分在商超渠道,而妙士乳业生产的乳酸菌饮品90%在餐饮渠道。

  因此,达能虽然摆明了要自己操作中国的酸奶业务,但是未来要走的路可能还很长。

  背景资料

  达能中国资本运作路径:

  1987年,成立广州达能酸奶公司。

  1994年,与光明先后合资建立了上海酸奶及保鲜乳两个项目,达能占45.2%的股份。

  1996年,达能与娃哈哈成立5家合资公司;收购武汉东西湖啤酒54.2%的股权;收购深圳益力食品公司。

  2000年,达能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

  2004年,收购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50%的股份。

  2006年,增持光明股权达到20.01%。

  2006年7月,法国达能以持股22.18%的比例成为中国汇源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2006年12月,达能与蒙牛组建合资公司,达能持股49%。致力于酸奶等产品的生产、研发与销售。

  2007年4月,达能与娃哈哈矛盾公开化;10月,达能正式退出光明;12月,达能与蒙牛合资公司宣告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