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恭敏:中国有色工业的国际化发展道路(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7日 16:40 中国经营报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靠单一的企业来承担找矿勘探的风险投资的话是有困难的,我们应该学习日本的办法,日本早期对大企业走出去是实行找矿勘探的风险投资,国家出资,然后不白用,你勘探成功了以后是要归还的,长期的低息的贷款,国家出力了承担的一部分风险,但是有的可能这个钱就收不回来了,收不回来的话,那当然有一些具体的规定国家承担,因为在非洲我觉得有些矿产是在勘探成果已经现成的,但有些矿山勘探程度还不够,或者甚至于还需要进一步找矿,你像赞比亚的铜带相当大,但是你还要找,具体在哪个位置,这需要风险投资的,这个资金可以进入循环,我们多次,也不是一年了,呼吁国家建立这个基金。

  第四个走出去应该进行资质认证,不管国有的还有民营的企业,应该一视同仁,防止造成低素质的企业在国外造成不良的后果,我很担心这一点,很强调这一点,在所有的场合都呼吁这一点,我们和非洲国家的关系确实是兄弟关系,是谋求共同的发展,不能光把取得资源和赚钱放在唯一的一点上,这样是不行的,这是长久不了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对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核,资质好,它就能做到既把好的技术、装备、生产、经营搞好,同时也可以负到它应该负的社会责任,中国现在很强调这一点,一定要帮助所在地,国内也是如此,国外也是如此,所在地的人民,所在地的居民拥有好的环境,而且不能遗留后患,造成环境或者其他方面的一些损害,在这方面我们宁可在前期在审核资质、制订法规和规范行为方面多下些力气,总比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以后再反过来去改变要省力,我认为是这样,这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国外的话我觉得尤其需要这样。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开端和一个好的基础。

  第五个,国家相关部门和使领馆需要统一的协调,防止中国的企业在国外无序地竞争,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因为我们天天折腾这些事,天天弄这些事看到了一些情况,国家的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和所在国使领馆应该形成一个协调的机制,不要这个地方一去就呼啦一下子去了好多企业,就形成了一个无序的竞争,这个对所在国,对企业都没有什么好处。弄得有些项目本来应该很快地就进入状态了,一拖拖一段时间或者拖得比较久,或者甚至于搁浅,尤其是在矿业,因为矿业存在这个问题,它就是和商业,和其他的轻工业的竞争特点不太一样,因为矿就是长在那个地方,你商业的话你这个地方不行,还有别的地方,是可以挪动的,矿业不行,而且中国企业的规模我还是说不够大,我们和国际上的大矿业公司来比的话差距还很大,我认为还应该有国家的协调、外交的协调和行业的协调,这样有利于项目的进展,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曲折。 这样的话,会避免一些曲折,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一些时间上的浪费。

  第六个就是我觉得,刚才那位先生展示了赞比亚园区的一个照片,在合作国建立工业园区,特别是非洲国家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和发达国家不一样,比如说我们到发达国家投资的话,你要建立工业园区我觉得不一定,因为那里的情况发展程度已经很高了,我们中国的过去的经历大家也能感觉到,比如说苏州园区,当时新加坡的公司做的规划,按照这个规划进行,现在搞得很好,这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后来在中国的园区就很多了,而且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企业的状态是研究大国一半国有,一边非国有,老的大的是国有,新生的企业是非国有这么一个特定的环境 ,中国发展程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觉得这个园区给了我一些启示,因为今年9月份我带着六个大企业到那里看了一下,我觉得有利于企业资质的认定,有利于联合投资,也有利于长远的剖套,对中国所在国的日常管理也比较方便,对所在国有关部门的管理也比较方便,我觉得适合于非洲国家的情况。它和我们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边务国家给予各放了政策的支持和所在国政策的支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