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雪铁龙西班牙广告风波:文化错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9日 17:48 经济观察报

  追根溯源,最早开始相关创作的,是波普艺术的鼻祖之一沃霍尔。上个世纪70年代,一向对立僵硬的中美关系有所缓和,沃霍尔创作了许多以毛泽东头像为题材的作品,《毛泽东在1972》是沃霍尔肖像题材的代表作。从此,取之于媒体的毛泽东肖像开始广泛地与不同媒材结合,产生不同形式的作品。

  目前以此为题材的作品,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颇为广泛。陈丹青在2000年就展出了一组写实手法的毛的肖像,当时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没有受到压制和批判。

  事实上,类似的手法,在之前的外国媒体中已出现过:《时代周刊》去年的一期封面,就是以毛的标准照,带上圣诞帽,但并未引起中国方面的重视和批评。

  但这一次,法国人似乎并没有了解到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和感情。广告刊出后,首先在西班牙华人中引起不满,在国内传开后,更是引起广泛争议。

  如《环球时报》报道称,“广告也应考虑他人感受。在欧洲,拿政治家开玩笑的漫画并不少见。因为观念的不同,这在他们眼中可能只是个创意。但问题是,在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公开的行为都应当考虑他人的感受。”

  对此,高傲的法国人也承认了自己的“愚蠢”。

  文化错位

  有汽车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雪铁龙之所以出现如此的纰漏,和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隔膜和本土化不够有直接关系。目前,雪铁龙进口车市场部的8个职员中,有6个是法国人。

  而东风雪铁龙在中国发展多年,无论从品牌或者销量上都不算成功,只能靠富康品牌维持销量。很大原因就在于法国人与东风的合作并不顺畅。

  此事一出,网友言论激烈,甚至声言要抵制东风雪铁龙。据了解,东风雪铁龙方面也相当郁闷,给法国方面也施加了不小的压力。

  事实上,作为雪铁龙最成功的海外公司,西班牙雪铁龙与中国的东风雪铁龙也有着特殊的渊源。目前,国内销售的毕加索和C4,都是来源于西班牙雪铁龙。可以说,东风雪铁龙与西班牙雪铁龙有着业务上的间接往来。

  可见,这一事件的发生,与雪铁龙内部沟通渠道不畅有直接关系。

  雪铁龙中国公关经理刘美兰告诉本报记者,他们已经向总部提出,今后有任何关于中国的广告创意,都应该首先征求中国同事的意见。

[上一页] [1] [2] [3]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