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资能否为中国电网解困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 20:14 财时网-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翟瑞民 电网建设需要依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收益预期,采取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等外界资本力量 沉寂几年后,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在2007年年底迎来一个小高潮。 中国政府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从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该目录首次将电网建设、经营纳入投资限制类目录。此举意味着,历经多年垄断的电网领域可在保证中方控股的情况下引进外资。 中国电网近年来频遭诟病,设备老化、效率低下、垄断等弊端,在向市场化奋进的中国经济大背景中,显得落寞而无助。外资获准进入,是否能帮助中国电网走出困局,业界期待着政府的下一步动作。 电网改革期待大动作 新的外商投资目录施行后,电力行业证券分析人士表示,该目录所涉及的只是原则规定,外资的投资方式和操作规定等具体细则需要等待政府部门进一步明确。 据了解,电网产权改革并不是国家现阶段重点关照内容,此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国家发改委”)的举动令外界反应不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则在接受《财经时报》电话采访时表示:“国家电监会没有相关动作,这是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政策,具体情况还是问他们吧。” 2002年,中国国务院正式颁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当时,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电力需求开始激增。此后三四年内,“电荒”频频在用电高峰季节登场,拉闸限电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 按照2002年政策设定,电力体制改革分为三步走:厂网分离、主辅分离、输配分离。 随即,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相继成立,五大发电集团也浓装登场。第一步“厂网分离”成功实施。但5年来,相比已初显市场化竞争态势的发电领域,电网领域进行的主辅业分离改革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事关国民经济安全,电网具有自然垄断属性。不过,两大电网公司并未表现出如其他垄断性行业一样的盈利能力。资产总额可比中国石油和中国移 动两家之和的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4%左右,而其资产负债率却高出60%。 与此同时,电网企业在输供电服务过程中毛病多多,外界指责不断。 业内人士称,每年都有声音呼吁,让外界资本进入电网领域,在保障电网安全的同时,引入竞争。不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着眼点还是按照2002年的改革方案执行。 政府的兴趣是融资? 清华大学电机系夏清教授告诉《财经时报》,未来,外资可以作为输电运营商,获得区域电网几条线路的建设、经营权利。如果外资能投资电网公司,则可以带来优秀的管理理念和成本控制经验,提高国内电网的运行效率。 夏清教授表示,中国电网的市场前景还是被外资看好的,经济发展带动电力需求上升,但电网建设一直没有跟上,电力供需“卡脖子”现象正在越来越明显,所以未来的投资空间非常大。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后,外资和国内民营资本陆续蜂拥进入发电领域。参照官方数据,2002年—2006年电力累计投资1.85万亿元,而电网领域每年的投资仅在1000多亿元左右徘徊。直到2006年,这个数字才突破2000亿元。 电网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世界能源署分析,中国2030年前将有1.5万亿美元的资金投入电网领域。两大电网公司的规划明确,“十一五”期间,合计将投入1.1万亿元人民币用于国内电网建设。 保证中方控股,外资获准进入中国电网市场,这被认为是中国调整电网产权结构的谨慎操作。短时间内,外资在建设经营领域获得的活动空间仍然有限。 夏清教授表示,结合现实情况,外资在电网融资方面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国内电网的融资渠道只能依靠两大电网的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由于收益率低,如果过于依靠银行贷款,资产负债率又太高,这将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这时引进外资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更有业内专家对媒体表示,政府此次解禁的主要意图还是融资,外资获得电网基本建设和经营的机会不大。 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两大电网巨头都在谋划上市。2007年10月底,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将“积极推进公司上市有关工作”列为第四季度工作的重点内容。还有消息称,另一大电网巨头南方电网公司已经把上市计划上报国务院。 业界分析声音表示,电网企业产权多元化是未来改革的方向,上市融资能有效加强电网企业投资能力,这对改善股权结构,理顺产权关系都有很大帮助。 电网拿什么吸引外资 某地方电力集团专业人士认为,电网开放其实跟电网产业发展没多大关系。WTO后的过渡期已经结束,服务行业对外开放是世贸规则的普遍要求,中国推出更多的开放政策也是必然。而作为事关国家安全的电网,能在多大程度上放外资进来还有待观察。 国家发改委要求必须是中方控股的情况下引进外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柏强教授认为,这次的政策等于是让外资“参与”中国电网建设,也许能做到“小打小闹”,但还没到真正解禁的那一步。 林柏强教授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表示,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外资有多大的兴趣进来。一个现实的例子已经发生:发电领域早已对外开放,但前两年却出现外资大规模撤退的现象。在电价完全由政府控制的情况下,产业投资的回报率充满不确定性,外资不得不选择及时退出。 他认为,关键还是最基本的商业运行环境,电价不能依照市场规则变动,竞争就不能充分展开,在国家资本的强势垄断下,外资不会只盯着市场前景就贸然入局。 林柏强的观点是,电价市场化改革本来是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举措,但电价又受制于国家宏观调控大背景,所以难以有实质性进展。 中国电网必须加快发展脚步已是业界共识。国内电网目前已难以承受发电产能的急剧膨胀,由于电力不能储存,“有电送不出”、“卡脖子”等现象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设备老化、超负荷输送正在侵蚀电网的安全系数,绝对不能像煤矿一样,等到事故频发的时候才来挽救。 专家表示,电网建设需要钱,在电网公司自筹发展资金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依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收益预期,采取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等外界资本力量。 林柏强教授在日前发表的《中国应探求合理的电网投融资模式》一文中表示,政府方面应该仔细对中国电网的规模、结构特点、投融资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借鉴国际电网建设投融资成功经验和教训,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电网投融资模式。-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