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油荒”再次来袭 考验各方智慧(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20:24 财时网

  [接上页]

  为了保证成品油供应的稳定正常,广东省经贸委与国家有关部门及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建立起了协调供应机制。面对政府的频频出招,石油企业这次表现出了比以往更配合的态度。除了下令增产外,两大石油企业还加大了进口进度,并调集有限的资源运往华东、华南等缺油比较严重的地区,优先保证加油站的供应。

  考验智慧

  国内的“油荒”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11月21日,国内外媒体就该热点话题采访了正在新加坡出席东亚系列峰会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温家宝表示,成品油供应问题,根源在两方面,包括供求关系和价格因素。政府正在着手解决问题,包括开辟多种渠道保障原油供应,尤其是

柴油的保证能力;另一方面,会让现有的炼油厂提高加工能力。温家宝承认,中国炼油厂原本有充足的加工能力,过去只因为价格因素,使许多炼油厂未开足马力。

  业内人士分析,温家宝总理的这一讲话表明,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近期很可能再度上调成品油价格。“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逼近100美元关口,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仍有1100元/吨的差距,从长远看,成品油仍有上调的空间。”在媒体报道中引用了温家宝这样一段讲话,有专家认为,除了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导致供应趋紧,中国近年来频现“油荒”与成品油定价体系改革不利有必然联系。

  事实上,中国在1998年就正式引进了与

国际油价挂钩的定价机制,到2001年已经有所突破,定价挂钩对象确定为新加坡、鹿特丹和伦敦三地综合加权的“一篮子价格”。然而到了2003年国家发改委却开始实行“暂时终止油价挂钩机制”的政策。直到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表示,正式采用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平均值,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以及国内关税、成品油流通费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

  然而,峰回路转的好景并不长,机制改革一直没有实质性推进。今年1月到10月,国际油价从每吨50美元一路攀升至90美元,国内成品油价格却一直按兵不动。而彼时,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

  毫无疑问,国际油价升得越高,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压力越大。只靠行政指令也许可以缓解暂时的社会危机,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油荒问题。温家宝新加坡的一番感言能否成为成品油定价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契机,各方拭目以待。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