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新一轮铁矿石谈判逼迫国内钢企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8日 00:46 南方都市报

  

新一轮铁矿石谈判逼迫国内钢企转型

国际铁矿石产量(单位:万吨)2004年08月-2007年08月国际铁矿石产量-当月

新一轮铁矿石谈判逼迫国内钢企转型
    月度铁矿石进口金额(单位:亿美元)2004年08月-2007年07月中国铁矿砂进口-当月数量

  10月,新一轮铁矿石价格谈判即将开始。

  “与2007年度的铁矿石谈判背景比较,海运费和印度铁矿石现货价格的上涨、国内钢铁企业与三大铁矿石垄断寡头的博弈,似乎使得今年铁矿石谈判面临更加复杂的严峻形势。”中国钢铁行业资深专家、华瑞市场(钢铁)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预测并不乐观。

  中国钢铁企业已进入转型关键时期,若继续走依靠国内资源发展满足国际市场钢材需求增长的道路不仅充满风险,也不符合世界钢铁产业结构大格局的演变趋势。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上涨进一步表明,中国钢企如不及时改变这一发展模式,代价将相当惨重。一切都不轻松。

  也许两三年内我们不必为国际钢材市场中的贸易摩擦担心,但几年后国际钢铁供给变化时,必为此付出惨重代价,而这恰是中国钢企发展战略调整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时期。走出去的真正意义并不是扩大出口,而是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设矿山和钢厂,分散未来的铁矿石、运费等出口风险,减少国内建立在依赖出口基础上形成的产能过剩。

  铁矿石价格四年累计涨165%

  “新一轮铁矿石谈判将在国庆结束后开始,并在一个月内结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透露,而海运费和印度铁矿石现货价格的连续上涨、国内钢铁企业与三大铁矿石垄断寡头的博弈,似乎使今年的谈判更加严峻。

  自2004年中国正式参加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已连续4年上涨,累计涨幅达165%。据了解,为应对今年铁矿石现货价格的上涨,中国钢企4-6月已连续减少进口铁矿石,三大铁矿石寡头相应宣称7-9三个月共缩减了至少500万吨供应量,双方都在为铁矿石价格上涨或下降施加压力。然而国内对铁矿石需求其实有增无减,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又再次出现反弹,同比增长35.9%。

  在铁矿石涨价呼声渐起时,国际海运费也出现大幅上涨。今年以来,巴西至中国平均铁矿石海运费达到45.46美元/吨,而2006年则为27.63美元/吨。8月初,巴西至宝山港铁矿石海运费达到56.954美元/吨,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澳大利亚至宝山港铁矿石海运费也在连涨11个交易日后达到22.664美元/吨,而澳大利亚至中国平均铁矿石海运费18.79美元/吨,比2006年均价上涨58.29%。

  “当中国钢铁企业试图摆脱三大铁矿石供应商贸易垄断的风险、加大印度铁矿石现货采购时,近期印度现货价格也与海运费涨价遥相呼应。”马忠普如是表示。数据显示,今年7月末63.5%的印度铁矿石现货到岸价达115美元/吨,比月初上涨12%-13%。

  到岸价与离岸价之争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介绍,2007-2008财年国际铁矿石供需关系基本平衡,甚至会向供大于求的方向发展。但由于三大铁矿石公司具有高度的垄断性,不仅可以对供需关系进行适度调整,也可以利用市场机会操纵价格,因此钢铁企业在几次谈判中一直难以摆脱总体上的弱势地位。

  马忠普指出,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垄断了全球铁矿石海运量的72%,加上英美集团兼并的南非KUMBA公司,世界前4位铁矿公司垄断了全球铁矿石海运量的77%。“铁矿石谈判不仅仅是供需关系,也是一场钢铁企业与铁矿石供应商发展战略态势和实力的博弈。”

  首先施压的是澳大利亚的两家矿业巨头力拓和必和必拓,出于中国铁矿石需求不会下降的预期,要求将铁矿石合同价格上调50%,并提出澳大利亚与巴西的铁矿石到岸价相比每吨低30美元,应按照到岸价来签订新的协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方面表示,中国钢企绝不会接受这种要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也认为,双方应共同研究如何稳定海运费,减少成本波动,“把海运费纳入谈判范围短期来看对于一些矿商有利,但长期来看对谁都不利。”凯荣国际海运公司经理郑郁则表示,以到岸价为准意味着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成本压力将增大不小,中国进口铁矿石将进一步丧失海运方面的话语权。

  据了解,为应对不断波动的海运费市场,今年7月中钢协宣布钢铁企业与国内海运巨头正式结成合作同盟,并按区域就近的原则,把海运业务集中起来,拟与中远、中海、中外运等远洋运输企业建立3-5年的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出口占国际增量74.85%

  面对国际铁矿石涨价的严峻形势,钢铁企业如何摆脱这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马忠普指出,减少和分化铁矿石涨价风险需要做出战略抉择,中国既缺乏铁矿资源,当前又缺乏海运竞争实力,继续走依靠国内发展,满足国际市场钢材需求增长的路子不仅充满风险,也不符合世界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大格局的演变趋势。

  据了解,国内钢材需求已在今年10%的增长幅度中面临继续回落的总趋势,而今年国际铁矿石继续保持26.7%产量增幅,完全可满足国内钢材消费的需求。但1-7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2.22亿吨,同比增长19%,累计出口钢材3970万吨,同比增长92.2%,实际净出口折粗钢3643万吨,占国内粗钢产量的13.05%,表明我国钢材增产已全部用于出口,只是由于去年净出口已达3446万吨,今年国内资源总量才只增长了10%。

  数据显示,除中国之外,7月全球粗钢产量已降到2月以来的最低生产水平。今年1-7月份全球粗钢累计产量4.8286亿吨,同比增长2.6%,同比累计增产1224万吨低于1-6月的累计增产1441万吨。

  马忠普指出,今年1-7月国际市场同比新增粗钢产量4867万吨,其中中国出口占这一增量的74.85%。与1-4月的58.8%,1-5月的65.54%和1-6月的68.22%比较,中国钢材出口对支撑国际钢材需求增幅的比例呈现快速扩大趋势。“这在实质上表明2007年中国钢铁企业走的是国内发展钢铁工业,支撑国际钢铁需求增长的道路,但中国的环境资源压力和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复杂背景决定了中国没有这种承受能力。”

  依赖扩大出口导致产能过剩

  “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对中国钢材需求前景缺乏科学预测和有力的战略转移政策环境,难以形成真正走出去的,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钢铁企业集团。”马忠普指出,数百个钢铁企业几乎没有摆脱国内投资发展、做大做强的企业发展模式,导致投资居高不下,产能过剩,必须通过出口寻求出路,使建立在不断扩大出口基础上的产能过剩风险积累有增无减。

  实际上,只要国际钢材市场出现疲软,这种市场走势的变化压力就会很快演变成中国钢材出口风险。今年7月,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俄罗斯、米塔尔、欧盟七国同时对中国钢铁企业出口施加压力,甚至提出反倾销,就是这种国内投资、扩大钢材出口的发展模式蕴藏产能过剩风险的一次暴露。

  马忠普指出,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确实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淘汰落后,控制钢铁投资增长,减少钢材出口的产业政策和出口征税政策,已经对推动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受今年底淘汰3500万吨落后产能的影响,加上明年国内铁矿石产量仍可保持20%以上的增长幅度,无论明年我国钢材出口,还是铁矿石进口需求增长都会出现明显的大幅回落。”虽然我们无法依据这一点预测铁矿石谈判的结果,但是随着中国钢铁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和今后铁矿石进口增长的大幅回落,供需平衡关系对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影响力终究会显示出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如此深刻的今天,中国钢铁企业需要学会驾驭世界经济和世界钢铁工业未来发展格局来制定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本报记者 万勇

  相关专题:

  2008铁矿石谈判

  相关报道:

  铁矿石谈判在即 具备进口资质企业再减6家

    徐向春:铁矿石谈判并非束手无策

    中国谈判组换人 铁矿石涨价几成定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