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民企四面楚歌 囤油成生死筹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2日 19:39 财经时报
本报实习记者 严凯 “每个省份都有那么几家民营油企能活的很好。这实际上是中石油、中石化和民营油企之间很多年来的一个交易” “道达尔已经在中国收购了近100座加油站,韩国SK也已经收购了30多家。”这是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专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日前在接受《财经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的一个细节。 外资疯狂抢购国内民营加油站,本土的民营油企“四面楚歌”,这不禁让人再一次对民营油企的未来“捏一把汗”。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民营油企都如此时运不济。那些实力比较雄厚的民营油企虽然在民营油企们大唱“哀歌”的时候也随声附和,但是他们的口袋里却装满了石油,他们生存的其实不错。 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他们在关乎命运的油源问题上总是能找到办法,而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囤油”。 仓储决定生存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的这个哲学论述似乎也可以用来形容目前我国民营油企的生存状况。 “能活到现在的民营油企,都是有一定实力的。”不仅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如此认为,很多民营石油企业的老板也都抱着相同的观点。 “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有一定的仓储能力,都拥有自己的油库。仓储能力决定了这些民营油企的生存状况。”中国石油业国际产业投资联盟秘书长崔新生对《财经时报》说。 根据赵友山的介绍,在1998年以前,当时国内的成品油市场是开放的,那时候民营油企占到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大半壁江山,达到85%-90%,而国有企业仅占10%-15%。这段时间是国内民营油企的黄金发展期。 中石油、中石化成立后,民营油企的生存状况每况愈下,被迫在夹缝中求生存。截至2006年底,全国近10万座加油站中,中石油拥有1.8万座,占19.4%;中石化拥有2.88万座,占30.7%;其他国有、民营、外资加油站共计4.69万座,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的49.9%。 然而,由于中石油、中石化的仓储能力不够,需要利用一部分民营油企的油库。久而久之,这部分民营油企和中石油、中石化之间就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相互合作。 正是这种“默契”,使得这部分民营油企总是能够从中石油、中石化手中拿到点油,而它们的砝码无疑是它们的油库。 “这是两大集团和民营油企之间的一个‘潜规则’。对于民营油企来说,规模越大、仓储能力越强,和两大集团对话的砝码就越多,生存得也就越好。虽然中石油、中石化曾多次‘为难’民营油企,多次给民营油企‘断油’,但是遭殃的只是那些规模小、仓储能力不足的民营油企。规模较大,有一定仓储能力的民营油企,两大集团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该给的还是会给的。”崔新生说。 深圳市南山石油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林东则介绍说,在深圳地区,目前除了90#汽油拿不到外,那些拥有一定仓储能力的、跟中石化有过长期合作的民营油企的加油站,还是能从中石化手中拿到油,所以生存的还不错。 而在河北,“由于目前油源的渠道已经有了,除了可以从两大集团手中拿油,还通过从山东等地的地炼厂找油,所以河北的民营油企都生存的不错,尤其是那些有自己油库的油企。”河北省石油商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据我所知,目前一些较大的民营油企不仅生存没问题,而且还在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姚达明对《财经时报》说。 “囤油”路线图 在姚达明看来,国内的成品油市场其实并不缺油,只是供需失衡,再加上两大集团的垄断,使得民营油企看上去好像很缺油。 “成品油市场供需失衡,总的来说是东北部各省油多站少,华南各省则是油少站多。比如说,广东是一个成品油消费大省,每年都能消费掉2000万吨以上的成品油,但是广东省内的炼油能力却满足不了本省的需求;而山东则是一个资源大省,全省拥有近40家地炼厂,原有加工总量占全国的20%,但是山东本省的加油站却消费不了那么多油。” 姚达明说。 正因为如此,在闹“饥荒” 的七八月份,全国各地尤其是广东的民营油企都纷纷把触角伸向了山东地炼厂。由于有了油,各地尤其是广东的民营油企们的“苦日子”得到了一定的改变,于是纷纷囤起油来了。 “其实囤油也是无奈之举。中石油、中石化动不动就给你断油,好不容易找到了点油,总不能一下子吃完它吧,总得留点‘囤’起来以备后患啊。”福建省一位民营油企老板对《财经时报》说。 相对于这位民营油企老板,珠海市某仓储公司的一位不愿具名的民营油企老板则幸运得多,即使是在普遍闹“油荒”的七八月份,他总能从中石油手中拿到点油。 “我们很早就跟中石油有过合作,并且曾签订过供应协议,所以我们能从中石油手中拿到点油。虽然拿到的不多,但是却足以维持生存。”该民企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据该民企老板介绍,他所经营的公司拥有一个1.37万立方米的油品储藏仓库,并拥有自己的码头,其他的一切配套设施都一应俱全。 “在广东市场,是有一部分民营油企能够从中石油手中拿到油。这是因为广东市场向来是中石化的天下,中石油作为一个后进入者,需要维护自己的客户群,需要和当地的一些规模较大的,仓储能力较强的民营企业合作,有些民企还和中石油签订了相关的协议。按照协议,即使在‘油荒’时期,这部分民营油企也能从中石油手中拿到些许的油。”姚达明的话证明上述民营油企老板所言非虚。其实不仅在广东如此,在全国各地都存在这种现象。 “每个省份都有那么几家民营油企能活的很好。这实际上是中石油、中石化和民营油企之间很多年来的一个交易。一方面,中石油、中石化的仓储能力不足,需要利用民营油企的那些油库;另一方面,中石油、中石化每个季度有每个季度的销售计划,到期了需要对油库进行清库,其中的一部分成品油就流入了民营油企的油库里,这也成为了目前一部分民营油企‘囤油’的一个渠道。”崔新生对《财经时报》说。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