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别做傍牌冒牌的幕后推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 19:35 浙江市场导报

  撰稿:吴志强 郑莉 金斌

  消费者:真假难辨

  去年4月份,中国一名游客在法国背假冒的阿迪达斯背包,被当地海关当场没收的新闻曾引起过不小的轰动。后来,国家旅游局甚至专门发布警示,中国游客去欧洲旅行前一定要注意,不要穿戴假名牌。

  去欧洲旅行时不要穿戴假名牌,那么在国内呢?

  很多人的脑海中总有这么一个概念:去专卖店里买的真货,其实和在市场上买的假货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价格却相差很远,有十几倍或者几十倍的差异。浙江工商大学易开刚副教授说:“这是因为现在中国的有些消费者还没达到购买国际名牌的消费能力,在发达国家就很少有人穿假名牌,那是因为那些名牌的价格都是依照西方国家的消费水平定的。”

  导报记者在上周走访杭城多家服装市场时,听到了一句惊人的话,“你别以为专卖店里的衣服都是真货,他们有的衣服也是跟我们一样的假货”。

  无风不起浪。我们在没有掌握确切证据前,也不能去质疑商厦、专卖店的服装来路,但这起码给人一个新的信息,市面上的假冒产品已经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整个消费市场的信用正承受着巨大的挑战。

  身家几千万元的胡老板对记者说,自己身上的名牌服饰都是假的,因为穿在他身上没有人会怀疑,穿真穿假一个样。反过来,一个工薪阶层就是省吃俭用咬牙买了“大牌”服饰,结果也会被认为是假的。

  假到真时,真亦假。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不难理解消费者为何明知是傍牌、冒牌,仍趋之若鹜了。

  “正因为有着强烈的需求,冒牌、傍牌才有了广阔的市场。”易开刚指出,如今,有加工厂,有大型的专业市场,有众多批发商,有众多消费者,甚至有专业物流,“冒牌、傍牌”已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经营网络。

  经营者:创牌太累

  “在这个市场几乎没有真的,就算你穿真的来逛,我也觉得那是假的。”长期在杭州四季青外贸服装摊上打工的汪小姐说,现在大街上“假名牌”晃动,谁还花大钱去买真的?

  在杭州四季青一带,有些市场公然售假,依然是人丁兴旺。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各个摊位都在忙着招呼批发商,忙着打包发货,忙着讨价还价。当导报记者试着向店主进点货时,得到的回答是,“你只要50件,那需要预定,我们要去广州进货。周边的服装加工厂根本不会接这么小的定单”。

  导报记者了解到,其实在很多市场周边地区都存在着很多服装、鞋帽加工点,他们中很多就是靠加工“傍牌、冒牌”产品而生存的。几年前,一些服装市场的附近到处都是服装加工点,由于城市改造、市场搬迁,这些小服装厂也慢慢搬出了城区,转而向城郊结合部发展。如在余杭乔司一带,就聚集着上百家服装加工厂,每天前来拉货的车辆络绎不绝。据悉,有的人索性就在农民出租房内进行加工,在杭州的一些服装市场租摊,进行批发零售,完成从加工到销售的整个过程。

  易开刚认为,制造方便、利润可观是这些冒牌、傍牌的市场存在并且不断延伸扩大的最重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就这样形成,并且产、供、销三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现在要去打击或者整顿,已经变得非常困难。

  “冒牌、傍牌不取缔,创牌环境就太差了,你花大心思去创新、创品牌,别人专门搞歪门邪道。”杭州野麦服饰公司设计总监万女士说,市场上没有人再愿意去创牌是很可怕的。

  监管者:管不胜管

  “那些傍名牌企业,将著名的

商标注册成为自己的公司商号,使消费者误以为著名的品牌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然后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玩得更高明的是在国外或香港将著名的商标注册后许可国内使用,更让监管者真假难辨。”众多《品牌周刊》顾问指出,冒牌、傍牌屡禁不止,和监管部门监控手段单一、管理水平低下、认识模糊不清等也不无关系。

  “违法成本太低,使得傍牌冒牌者有恃无恐。”许多在一线监管的工商执法人员说,由于监管部门人力、物力有限,那些傍牌、冒牌的经营者天天玩“游击战”,就算是偶尔被查到的,也往往是摊位上的几件假货,难以铲除根源,伤及痛处。因此,在巨大的利益趋动下,铤而走险者就不会是少部分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