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广州造30万吨油轮后年启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 10:50 南方日报

  龙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年造船能力212万吨

  “广州造”30万吨油轮后年启航

  本报讯 (记者/陶达嫔 通讯员/陈佳楠)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发改委获悉,广州龙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日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该项目总投资62.1536亿元,年造船能力达212万吨,合计年产20艘。

  据了解,龙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项目将主要利用国产设备,对提高我国船舶生产技术具有重大意义。随着212万吨造船能力及龙穴造船基地的形成,华南地区将告别造“小船”的历史,广州也将成为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广州船舶工业公司方面昨日介绍,建设中的龙穴造船基地分为民船、修船、特种船舶与海洋工程四大项目区域,系中船集团公司所属的现代化大型船舶总装企业。公司目标产品为超大型油轮、大型矿砂船、巴拿马型油船、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气船等各类民用船舶。一期建设生产纲领为年造船20艘、212万载重吨。同时,该基地还将作为中船集团公司三大海洋工程建造基地之一,建设成华南地区最大的海洋工程生产基地,到2010年形成年产4座海洋平台、5—6艘海洋工程船和500台海洋平台吊机的生产能力。

  龙穴造船公司方面则向本报透露,尚处于建设阶段的中船广州龙穴造船公司,就已接获了超过300万载重吨的批量订单,包括4艘30.8万吨VLCC(超大型油轮)和8艘23万吨VLOC(大型矿砂轮),从而抢先进入到“先合同后设计,边建设边建造”的市场主导阶段。预计到2008年,第一艘VLCC将开工建造;到2009年10月,它将从广州驶入中国南海。

  据悉,“龙穴造”VLCC将是完全由我国自行研发、建造的第一艘超大型油轮,将填补我国在超大型油轮研发领域的空白。

  名词解释

  什么是VLCC?

  VLCC是超大型油轮“Very Large Crude Carrier”的英文缩写,载重量一般为20万至30万吨,约相当于200万桶原油的装运量。

  30万吨超大型油轮船体总长可达330米以上,相当于35辆5吨“解放”牌卡车首尾相接的长度

  世界上第一艘单壳体VLCC自1966年在日本问世,大连新船重工责任有限公司建造了我国第一艘VLCC。

  尽管我国的舰船制造技术进步很快,但船用

发动机曲轴一直依赖进口。2005年年初,我国首根国产化曲轴下线,今年预计可制造50根。

  纵深

  广州造船业将告别“小船”历史

  目前本地造船厂仅能生产6万吨以下的船只

  现状:

  华南最大造船基地无奈造小船

  造船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大(一般占40%左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劳动力成本的变化,造船产业逐渐从传统的造船业中心——欧洲依次向日本、韩国、中国转移。目前,全球造船业呈欧洲、日本、韩国、中国四足鼎立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造船业迅猛迅速。据介绍,2002年我国造船产量达到461万吨,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但就国内造船工业布局而言,国内造船能力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地区,华南地区造船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只有6万吨以下的造船船台。

  广州造船则代表着华南地区造船的最高能力,目前已集中了三大颇具影响力的造船厂:广船国际、文冲造船、黄埔造船,成为国内主要的造船基地之一。但是,由于受珠江航道深度限制,目前广州造船业所能生产的单船最大吨位为6万吨以下,年造船量80万吨左右。上述三大造船厂莫不如此,说明广州造船企业规模小,与现代化中心城市及华南造船基地的地位极不相称。

  但事实上,广州在发展造船业方面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据业内人士分析,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广州是从东北亚到东南亚的地理中心,南沙开发区地处珠三角几何中心。二是基地设施条件优越。不仅拥有发展造船业所必需的优良深水岸线,还拥有世界水平的机场和港口。三是造船业基础很好。四是人才资源丰富,科研力量雄厚。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广船国际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都是中船集团公司船舶制造设计的重要力量,具有研究开发船舶、钢结构、信息工程、工艺技术等能力。五是政策优势明显。大力发展机械装备工业是广东省和广州市的产业发展政策,船舶制造业是其中重点发展内容之一。

  趋势:

  造船业迎来重要机遇期

  广东造船学会方面专家介绍,目前,国际造船业的总体趋势是:西欧造船业改做高技术船,中国造船业崛起,世界造船中心东移的趋势日渐明显。近年来,中国造船工业发展速度加快,进入了国际主流造船市场。首先,油运市场繁荣和世界贸易持续增长拉动了造船业的全球需求,也造就了中国造船业景气度向好;其次,我国造船量以及在世界造船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第三是我国造船厂在2003年、2004年航运周期顶点所承接的高价位订单逐步在2006年实现,导致行业利润率提高。

  中国既拥有素质高、成本相对较低的劳动力资源,又拥有较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的资金、技术条件。与此同时,中国也在不断提高造船技术,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型开始进入国际造船主流市场。2005年,中国自主开发的17万吨级绿色环保散货船新接订单18艘,占该型船世界市场份额的45%;中国自主设计的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市场份额已占到全球的20%;中国还成功开发了8000TEU大型集装箱船,并具备进入万箱级船市场的建造能力。

  2006年9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防科工委联合正式对外发布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根据《规划》,我国将集中力量建设长江口、渤海湾、珠江口三大造船基地,中船广州龙穴造船基地则作为珠江口造船基地建设的关键项目。

  专家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局面。海运由于其成本的相对低廉,必将继续成为国际运输的最佳选择,国际、国内海运市场对船舶的需求将更加强劲。市场需求的旺盛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必将带动中国船舶工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而我国在重点建设环渤海地区、

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三大造船基地的过程中,必将催生壮大一些船舶企业。 

  影响:

  广州将跻身全国三大造船基地

  龙穴造船基地主要布局在龙穴岛,规划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其选址龙穴岛北部,重点是引进中船集团在南沙分期建设造船基地。按计划,该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先建两座30万吨级造船干坞,计划投资45亿元,设计年产大型集装箱船和大型油轮各12艘,产值80多亿元,年造船能力200万—300万吨,单船生产能力达30万吨级。同时兼营船舶修理、海洋工程、钢结构工程、船舶配套等业务。预计在2008年广州南沙龙穴造船基地建成投产后,广州将跻身中国三大造船基地,进而成为世界一流、华南最大、最现代化的造船基地。

  广州市南沙龙穴造船基地作为珠江口造船基地的关键项目被列入国家规划,对广东省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起到决定性作用。

  目前,中船集团在广东的三大造船厂——广船国际、文冲船厂、黄埔船厂,总计生产能力在80万吨左右,单船造修能力达到6万吨。随着龙穴造船基地在2008年投产及各船厂生产能力的提升,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广东省的船舶建造能力将分别达到300万载重吨和400万载重吨以上,单船造修能力达到30万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