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警惕招工难与低技术陷阱的恶性循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9日 13:50 新浪财经

  邱 林

  记者日前在劳动力输出大省湖北省一些地方实地调查时发现,近年来,珠三角等主要劳动力输入地频频出现的“招工难”现象,正在向内地迅速蔓延。专家据此认为,从深层次看,内地产业发展处在国内产业链的低端,加上还没有规模化的产业聚集,产业配套条件不够充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不多,难以承担提高劳动者工资和改善福利带来的成本压力。因而“招工难”折射出产业发展的低端性、价值创造的低附加值性等方面的总体性问题。(8月19日《经济参考报》)

  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西部许多省份,如今却令人意外地发现本地区已经面临像珠三角地区一样的“招工难”问题。长期以来,内地多数地方主要依靠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增长,企业投入、经济效益、用工成本都很低。在招商引资中更是“饥不择食”,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许多引进的项目技术含量、产品市场价位等都偏低,企业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赚取利润。

  一项调研报告显示,现在,不少企业宁可多雇佣廉价工人,也不愿意投资更新技术,由于企业利润低就压低工人工资以降低生产成本。即使是一些手中掌握新技术的外企,在我国设厂时也宁愿多雇佣廉价工人,少使用昂贵的先进设备。因为新技术虽然能够节省人力,却需要更多的投资。在许多企业经营者看来,更新设备的钱还不如用来多雇几个工人划算。

  低工资、低技术、低劳动生产率,已成为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附带出来的问题。因为劳动报酬越低,越难留住有技术的工人,企业也越难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只好请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打价格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经济结构调整陷入泥潭,企业只能在国际工业“食物链”的最底层去竞争。而现在的国际企业竞争,早已不再是劳动力成本的“价格战”竞争,而是以比拼技术含量、创新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竞争。

  但这种情况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许多地方出现的“招工难”现象,实际上反映出工人薪酬上涨诱发的“倒逼机制”迫使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和发达国家每月工资数千美元的劳动力成本相比,我国社会劳动力成本低廉确凿无疑。然而,差距到了60倍到100倍,就显得不正常了。有关分析人士从国际视角分析我国劳动力价格现状后认为,廉价劳动力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然而,如果劳动力价格长期被压得过低,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发展陷入“低技术陷阱”。

  由于国际贸易条件限制,加上国内市场的竞争激烈,因此一些企业廉价劳动力生产出来的许多产品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口。沿海地区的“三来一补”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收取加工费,因此企业的利润主要靠廉价劳动力去赚取。企业能腾出多少利润空间来给工人涨工资呢?这虽是企业的选择,但如果企业无力工人涨工资,自然就招不到工人。以广东省

东莞市为例,为缓解用工短缺,2005年3月起,当地每月基本工资从460元调高到570元,涨幅超过20%。但没想到,仅因工资提高 100元,当地就有数百家工厂关闭。
竞争力
孱弱的现象正说明,传统产业转移和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从这一点分析,要解决“招工难”问题,最终还要落脚到传统加工业需要产业转移和转型的问题上来。目前,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渐渐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它将逐渐迫使内地传统产业进行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如果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陷入难以生存的瘫痪状态,逐渐退出竞争领域,未必不是一种自然淘汰。通过“保护并提高劳动力成本”,也可以殊途同归,逼迫企业要么想方设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要么只好梯度转移。

  无可否认,任何企业都要考虑自身的运行成本,而在我国目前经济现状和劳动力过剩的现实面前,企业要取得最大的利润效果,最直接的手段便是压低工人的报酬,这似乎是充分利用好了我国劳动成本低下的“优势”。这种显性的结果,对一个地区而言却是缓慢而隐性地存在着,只有当地区经济指标出现明显的下滑状态,它的影响力大到足够引起人们的重视时,才会发现已陷入了“招工难”及“低技术陷阱”的恶性循环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