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浙江民企争抢军工行业大蛋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7日 02:06 中华工商时报

  数百家已获军品科研生产许可证民企多数在该省

  军工行业的大门一直厚重又神秘。勇于破冰的浙江民企,在军工门若开若闭的“暧昧”中,经过了若干年静悄悄的“探险”后,终于发现这块最森严的壁垒,目前正开始春暖花开。

  素以敏感著称的浙江民营企业家们已经意识到,军工行业有望成为浙商们的下一轮蛋糕。

  点名邀请浙商“支军”

  7月23日,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向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发来信函,要与其合作举行“民企参与军工企业改制和军品生产研讨会”。据后者证实,该研讨会已确定将于8月底或9月初在温州举行。

  这是军工领域主动向民间资本伸出橄榄枝。据了解,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此次是受国防科工委的委托,向全国各地的非公有制企业宣传与贯彻《关于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指导意见》两份文件,介绍非公有制企业如何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及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途径和基本流程等。

  军工企业在温州大张旗鼓的推介尚属首次。“温州有6000多亿元的民间资本,但此前参与军工技术领域的只是个案,希望借这次机会能够让温州民间资本批量进入。”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

  要扩大军民合作的领域,国家科工委似乎对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寄予了更多的厚望。据透露,类似的推介活动曾在军工企业相对雄厚的四川举办过一次,而收效并不明显。更早些时候,国防科工委就曾经和杭州、宁波等地的民营企业进行过多次亲密接触。

  早在2004年的京杭高科技论坛上,来自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军民技术转移与创新委员会、杭州市科协、中科院产业局的专家们,就带给热情的杭州民营企业家一批有军工背景的项目。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军民技术转移与创新委员会副主任王晓平研究员认为,浙江民企适宜生产高精尖的配套产品,浙江经济与军工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对接性。

  宁波民企是国防科工委更倚重的民间力量。2006年的第八届浙洽会上,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在宁波举办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培训,为更多的浙江民企进入军工领域提供帮助。据统计,当年就有超过30家的宁波民营企业通过培训。

  浙商勇闯军工门

  大批敢于吃螃蟹的浙江民企“闯入”军事工业,为军民更紧密更有效率的合作探索出了成功的经验。这或许是国家军工企业开放时,注重浙江民间力量的重要原因。勇于探索的浙商,也为自己闯出了新的投资空间和发展力量。

  据浙江省经贸委国防科工办主任陈加福介绍,早在2005年初,浙江参与军品研制生产的民用工业企业就有近50家,并且已有不少企业获得军品科研生产许可证。而据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数百家已获许可证的民营企业中,大部分集中在浙江。

  在参与军品生产的民企中,浙江的厂商最引人关注,获得了国内外的瞩目。

  来自浙江温州的德力西集团,成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惟一的低压电器供应商,在2003年10月16日,德力西的产品跟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上云天。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说,如果有人问德力西怎么样,他会回答说,神五神六成功上天是最好的证明。

  来自浙江嘉兴的天通股份,因为具备首家上市的民企军工概念,去年以来不管是牛市还是深度调整中,都被众多基金追捧,重仓持有。天通的磁产品通过了中国军用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的认证,公司凭借“软磁铁氧体磁芯生产线”等雄厚的技术实力,完成多项军工科研项目,充当了民用企业向军品领域发展的先锋。

  还有杭州某氧气制造公司把生产的氧气装置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航天飞行员;温州一家商人制造的近百种军徽,在数十个国家的军人胸前闪闪发光;解放军最新一次集体换装,绝大部分的供应商仍然来自浙江温州。

  浙江民营企业的参军队伍中,宁波企业的表现也许最值得关注。从生产初级配套产品,到依靠领先世界的技术参与军品开发,宁波民企探索出多条军民共建路子,“支军路”走出了国门外。

  位于宁波慈溪的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防弹装具生产企业,产品远销欧美、中东、非洲、东亚等40多个国家与地区。伊战期间,一英国士兵遇枪袭,身中数十发子弹安然无恙,因为身着大成公司供应的防弹护具。来自中国的供应商成为英国大兵的拯救者,让人对中国技术刮目相看。

  2004年底,宁波奇迪电器集团承揽了总价值达2000万美元的联合国采购大单,专门为联合国派往世界各地的维和部队、急救医院和科研机构等提供10万台各种规格的空调;奉化的南方机械制造公司生产的千斤顶、汽车举升机、运送顶等产品被联合国维和部队采用。

  天安集团参与了神五神六电子元件的研发;华翔集团承担了各型特种车辆系列的研制;拓普公司承担了坦克、军车减震系统的开发;宁波贝斯特航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一直在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发和生产。

  据资料显示,浙江民营企业“参军”创造的产值,两年前就超过了30亿元。随着国家对军品市场的大力度放开,民企“参军”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将获政府有力支持

  国防科工委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嘉浩说,“政府鼓励非公企业与军工企业一样在市场当中追求利润最大化。承担军品任务首先是一种光荣,但在经济利益上也肯定不会让大家吃亏。”为消除民间资本观望的疑惑,张嘉浩还总结了民企“参军”的三个回报。

  回报方面,张嘉浩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生产经营中获得经济收益;二是可获得较高社会信誉,“比如目前很多企业做广告,就说是‘航天技术’、‘军工技术’等,算是信誉收益吧”;三是投资者投资国防建设,“可以体现和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算是精神回报吧。”

  经济效益、品牌效应、报国理想,这三个甜头,“参军”先行者的浙商对此非常认同。比如前面提到的德力西集团、大成公司等等。

  军工市场前景广阔而稳定。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07年中国的国防预算是3509.21亿元,其中装备费用约占三成。粗略估算,这是一个每年超过千亿元的大市场,而且军方的采购非常有计划性,追求稳定,绝少受各种因素干扰。有专家总结说,“有大炮,也有黄油———中国的军工产业充满了想象空间。”

  浙江省民营企业协会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绝大多数浙商都有意投资国防科工这个新领域。许多浙江民营企业家认为,他们参与国防科工和军品生产有不少有利条件:灵活的体制、充裕的资本、稳定的质量、持久的开发能力等等。

  政府高度认可浙江民营经济的优势,更大分量的蛋糕将给予浙商分享。

  国防科工委一位官员今年初在浙江考察时,认为“民企参与国防建设非常适合浙江模式”、“浙江经济与军工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对接性”,“具有市场先发优势的浙江,在参与国防工业方面,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可能走在全国前列”。

  浙江国防科工办主任陈加福说,“如何进一步借力浙江充裕的民资,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是我们着手在做的一件事情。”据悉该办公室已向省政府递交报告,建议出台相关具体政策支持民企参与军品科研和生产。

  报告建议,争取成套的武器装备都能在浙江生产,在省内配套协作,甚至形成产业集群。引导民企“参军”由做配套服务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建议在发挥民企资源优势的同时,由省政府率先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给承担军品任务的民企以税收、用地、用电等优惠。

  据了解,浙江省领导对上述建议非常重视,在今年内有望有实质性举动。这些举动包括拜访国家相关部门、举办相关高层论坛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浙江有望在全国率先出台“民企参与国防建设管理办法”。

  宁波民营企业家协会会长、奥克斯集团总裁郑坚江对此评价说,军工行业的开门迎客,是浙江民企的一大福音。本报记者 应华根  见习记者方平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频道精选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