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新希望吞食缅甸七成奶粉市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 02:36 第一财经日报
惠正一 “我们已经占据缅甸奶粉市场70%的份额,去年年底我们打入泰国市场,近期我们还将进入台湾地区市场。”昨天,云南新希望集团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下称“蝶泉乳业”)总经办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业界认为,在国内残酷的竞争压力下,拓展海外市场已成为国内乳企寻求突围的一个选择。 目前,中国已超过俄罗斯和巴基斯坦,成为全球第3大产奶大国,仅次于美国与印度。而与国内乳企产能扩大形成对比的是,第二季度国内乳品消费同比下跌4.67%,环比下跌5.85%。 乳业资深分析师陈渝表示,国内乳企产能的增加已经大于有支付能力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增长。这意味着中国乳业供大于求已经初见端倪。与此同时,陈渝指出,终端市场留给奶企的涨价空间十分有限,“大家都想涨,但谁都不敢轻易涨。” 在国内主流乳业市场,光明乳业(600597.SH)刚刚对上海地区部分巴氏鲜奶品种价格进行了微调。此前北京三元也调高送奶到户的奶品价格。而以生产常温奶为主的伊 利和蒙牛均表示暂不涨价。 光明乳业新闻发言人龚妍奇昨日向记者表示,成本压力其实已经存在好几年了,企业一直努力通过优化自己的产业链来消化成本。伊 利方面则表示:“近年来伊 利集团通过内部挖潜,推行精确管理来控制成本,加大科研力度,推新品、推高端产品,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尽最大努力把经营压力消化在内部。” 陈渝指出,对国内乳企来说,迫于竞争压力很难找到突破,这种情况下出口则不失为一个办法。而远在云南的蝶泉乳业则凭借地理优势,率先在外生根发芽,避开国内的激烈竞争。 坐落在洱海之源的蝶泉乳业前身为邓川奶粉厂,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有总资产近3亿元,年销售收入2亿多元,年出口创汇700万美元。今年1月份,该公司出口奶粉375吨,比去年同期的151.27吨增加223.73吨,增长147.90%。出口创汇81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3万美元增加48万美元,增长145.46%。 蝶泉乳业出口之路也存在机缘巧合。据其内部人士介绍,2000年公司改制的时候,吸引了两个缅甸的经销商成为公司小股东。“这两个经销商帮我们把产品带到缅甸,并打开了当地市场,使我们在开拓东南亚市场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上述人士还介绍,“由于液态奶物流成本高,因此我们选择了奶粉。”自缅甸之后,前两年公司进入越南,去年年底进入泰国,此外通过转口贸易,蝶泉乳业已经登陆印度。蝶泉乳业在泰国的发展势头很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我们已经在包括柬埔寨、尼泊尔等东南亚七个国家注册了商标,为未来作打算。”上述人士介绍,“目前我们有两条奶粉生产线,国外市场供不应求,因此没有太多地关注国内市场。”得益于东南亚市场的强劲需求,最近奶原料的增长并未给蝶泉乳业带来多少影响,“蝶泉乳业在东南亚也涨了,但对销售没有什么影响。” 其实,包括蒙牛、伊 利在内的国内一线乳企,也早已开始了自己的国际业务。本月初,蒙牛乳业与俄罗斯企业促进俄中经贸关系协会、新鲜线路(Fresh Line)公司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拓展俄罗斯市场。预计首批蒙牛牛奶将于10月进入俄罗斯市场。此外,蒙牛乳业已进入新加坡、菲律宾等10多个海外市场。而伊 利的黄油已经出口到中东地区。总体而言,蒙牛和伊 利的出口业务量都不是很大。伊 利内部人士介绍,伊 利目前专注做好国内市场,相对来讲出口目前还不是重点。 陈渝指出,在众多品类中,用于乳饮料、巧克力等产品加工原料的工业奶粉遇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国外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奶荒,而国内的工业奶粉在人力成本上有一定优势,可以拓展东南亚、中东等地市场。”工业奶粉国内主要生产商有三种,一是专业生产商,大部分在西部且名不见经传,其次大牌乳企在内蒙古、黑龙江地区的奶源基地也有生产,最后一块是各地中小乳企用季节性富裕奶源加工而成。 目前,蒙牛有专门的大包奶粉事业部,而伊 利的大包奶粉已经出口到亚洲周边国家以及非洲一些地区。陈渝指出,总体而言,国内大包奶粉没有品牌化和专业化生产,且规模有限,仅占全国奶粉产量不到20%。“本轮全球奶荒是国内工业奶粉发展的一个历史机遇,关键看国内奶企如何把握。”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