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上市门槛:中小企业融资不能承受之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 02:36 第一财经日报
蒋飞 今年上半年,国内太阳能企业集中到美国上市,这固然有该行业在美国证券市场业已形成高集中度因素,但问题的核心仍然是上市门槛的迥异。 “如果说软性门槛,美国上市的门槛并不低,这主要体现在上市费用、监管的苛刻程度以及后期市场维护的成本,”香港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解释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很容易地发起共同诉讼,应付这种事情,对上市公司意味着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但是国内上市的硬性门槛却将众多中小型科技企业挡在资本市场门外。这种门槛首要的就是3年盈利要求。 晶澳太阳能从投产到上市仅用10个月时间。而今年在纳斯达克发行存托凭证的太阳能企业中电电气从创立到上市也不到3年时间。“这个行业发展太快了,境内的上市节奏我们等不起。尽管境外上市费用高、要求严,对公司的内部管理是很大的挑战,但我们别无选择。”晶澳太阳能负责投资者关系的谢健表示。 另一个门槛在于股本规模。根据证监会2006年5月出台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联合证券一位保荐人表示,他接触的一些企业尚在成长期,而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仍然是以接纳成熟企业为主,所以这些企业也只能作为项目储备。 问题还在于,券商储备这样的项目同样缺乏动力。“成熟市场的投行,做规模比较小的上市项目,通常会要求自身参与财务投资,这样在上市之后能够通过减持获利。这部分收入,往往比投行费用都高。”深圳一家大型证券公司投行部负责人对记者说。他表示,这种Pre-IPO业务,在国内尚未放行,但它却能极大地激发投行保荐中小企业上市的热情。 未来推出的创业板,如果能实质性降低目前中小板与主板几乎无异的上市门槛,将使得上述问题迎刃而解。在政策方向上,创业板已经被明确列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在具体操作层面,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已有专门小组负责筹备。但何时推出仍待有关部门决策。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