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国产润滑油品牌在市场夹缝之中艰难发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0日 16:53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润滑油市场得到了较快速度的发展,目前,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润滑油消费国。 然而,我国润滑油市场却是,在利润占了整个市场80%的高端市场中,超过八成被洋品牌垄断,如BP、嘉实多、美孚、壳牌、道达尔等,而国产品牌则占据中低档市场,拼抢剩下20%的利润空间。 银联信分析: 润滑油素有汽车“血液”之称,不仅具有润滑减磨的作用,还能冷却、清洁、密封、防锈、抗腐蚀和减震等,对汽车消费者来说,润滑油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润滑油市场得到了较快速度的发展。2003年我国润滑油消费量达400万吨,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润滑油消费国。保守估计,目前的市场规模在220亿元左右。另外,根据跨国咨询公司克莱恩发布的《2009中国润滑油市场上的商业机遇》报告中指出,中国润滑油市场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发展迅猛的中国润滑油市场,已成为国外润滑油企业群雄逐鹿的竞技场。 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市场,我国润滑油市场竞争格局却是在整个润滑油市场,外来品牌有15%的市场占有率,国产品牌占了85%,占据国内润滑油主导市场的依然是中石油与中石化,达到国内市场份额的57%。而在利润占了整个市场80%的高端市场中,超过八成被洋品牌垄断,如BP、嘉实多、美孚、壳牌、道达尔等,目前,几乎所有著名的国际润滑油生产商均已进入我国,相继建成润滑油调配厂30余家,总生产能力100多万吨/年。国产品牌则占据中低档市场,拼抢剩下20%的利润空间。 近几年,以长城、昆仑和统一为代表的一线本土品牌已经祭起对抗洋品牌的大旗,向高端润滑油市场发起冲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国内整个车用润滑油市场来说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小厂林立,技术不高 中国润滑油市场于1992年开始对外开放,润滑油的供给也随之由国家计划配给陆续转为市场调节。由于经营润滑油利润丰厚,再加上润滑油市场是一个技术壁垒较低的行业,因此国内众多中小润滑油厂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据统计,最多的时候,国内中小润滑油厂商就达到3000多家。这些企业品牌混杂、产品良莠不齐,价格低廉,质量很难保障,技术也很难提高,技术和设备上的缺陷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2、国外品牌冲击大,国内厂家急需打造自己的品牌 目前生产优质的润滑油主要依靠高技术的添加剂和优质的基础油,添加剂由全球仅有的几家专业工厂研制生产。而国产高等级的昆仑、长城等润滑油,和几大跨国公司所采用的添加剂和配方,几乎均出自同一添加剂工厂,现在高品质的润滑油更多地依赖优质的基础油。中国石油拥有占全球1/10最优质的润滑油用油资源——石蜡基的基础油,现在很多跨国润滑油公司在中国生产高等级的润滑油所需的最重要原料——基础油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中国石油润滑油分公司。而更有不少润滑油厂商直接采购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散装润滑油,打上自己的商标。人们熟悉的美孚、壳牌、加德士、嘉实多等洋品牌,现在所销售的产品无一不是在中国的调配厂生产的。而且,所使用的调和设备、添加剂及调和技术、甚至基础油原料,与上述国内几大品牌毫无差异,相同级别的产品在质量上的距离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盲目崇拜、对润滑油的不了解和对国内品牌的整体不信任,导致了在购买时选择国外品牌。国内品牌由于在服务专业化方面起步晚,正处于成长期,还没有得到国内消费者的信赖,所以国内润滑油企业打造品牌是当务之急。 因此,为了应对国际大品牌给我国润滑油市场带来的冲击,国内润滑油企业,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外同行业大公司的合作,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高端技术,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竞争力,进而逐步提高国内润滑油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实现国产润滑油在国内乃至国际高端市场的突围;另一方面,随着润滑油日渐高档化及消费者消费心态的逐步成熟,品牌效应将更加被关注,因此,品牌战略应成为今后国内润滑油企业的主要战略之一。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