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上汽应答合并南汽考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0日 11:37 《财经》杂志网络版
对上汽而言,如果能解决与南汽在文化上的冲突,就等于合并成功了一大半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 欧阳长征】2007年7月27日,上汽集团与南汽集团控股股东跃进集团签署了《上汽集团和跃进集团全面合作意向书》,从而拉开上汽和南汽整合的大幕。 这一合并对于中国汽车行业影响深远,它所选择的"通过收购国外成熟品牌和技术来建立中国自主品牌"的路径,被认为是中国汽车业突围的第三条道路。但是,能否真正完成对南汽的整合,对于上汽是一场巨大挑战。 根据《全面合作意向书》的内容,上汽集团和跃进集团将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对下一步的合作以及资产重组进行讨论,以实现上汽与南汽的全面融合。 上海汽车(上海交易所代码:600104)已公告即将发行80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中包含不超过30亿元用于自主品牌建设规划中的收购兼并项目,同时还有20亿元的商用车收购兼并规划。由于此前上海汽车已经完成了对重庆红岩的间接收购,因此,近50亿元的资金实际上是为收购南汽做准备。 南汽集团目前的五大股东分别为:跃进集团、信达资产、华融资产、江苏国信和江苏交通,上汽方面很有可能直接收购这五大股东的股权,从而达到全面接管南汽集团的目的。 上汽与南汽合并的可能性,在2004年双方同时竞标罗孚资产时,业界就多有评论。《财经》杂志此前报道也指出,正是双方分别收购了罗孚公司的资产,使得上汽与南汽的合并最终成形。 2004年,上汽以6700万英镑收购罗孚25、75车型的知识产权及研发团队。一年后,南汽以5300万英镑收购罗孚的生产线和MG品牌。 此后,上汽在罗孚车型基础上开发出自主品牌"荣威",并批量生产。但没有MG品牌,一直是上汽的一大心病。按照上汽的布局,要通过荣威和之前收购的韩国双龙之间的融合来实现上汽在海外市场的图谋。然而荣威或双龙的知名度都难当此重任。上汽方面也曾就荣威品牌在欧洲市场进行过调研,尽管调研结果显示欧洲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并无特别的敌意,但如果以MG品牌进入欧洲,当地市场接受度更高,也省去了大笔广告费用。 反观南汽方面,利用罗孚生产线制造的南汽MG名爵,在各方面表现都超出业界的预期。只是由于其零部件体系还在建设初期,而且资金压力很大--收购罗孚生产线主要靠贷款,从长期来看MG名爵的前景并不乐观。这从MG名爵下线很长时间都没有大规模的市场宣传就可见一斑。 南汽拥有上汽需要的品牌、生产线,上汽则拥有强大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市场宣传资金和研发力量,合并之后无疑将出现一家更为强大的汽车制造商。 尽管到目前为止业界一致看好上汽与南汽的合并,但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 南汽2005年底收购罗孚资产后,会计师事务所安永曾对该资产进行了评估,对MG罗孚的估价是6.8亿英镑,相当于100亿元人民币。南汽董事长王浩良也多次强调"如果要合并,这部分资产不能低于这个价"。上汽为此次收购准备的现金不会超过50亿元,双方如何解决对南汽资产的估值问题,将是下一阶段主要争执的内容。 而且,上汽拿下南汽后与菲亚特继续进行合作也是一大难题。从菲亚特多次扬言要从南京菲亚特撤资来看,这家合资公司的情况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如何将南京菲亚特融入上汽的产品、市场和研发体系也是一大难点。 随着上汽和南汽的合并进程加快且逐渐明朗之后,菲亚特与奇瑞成立合资公司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随后的8月6日,菲亚特集团汽车宣布与奇瑞合资。在上汽与南汽合并的大蓝图中,处于核心位置的仍是罗孚资产在中国的重新整合,而不是帮助菲亚特在中国市场再度崛起。对于菲亚特来说,上汽和南汽双方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无法顾及南京菲亚特的经营状况,这必将导致已经处于危险边缘的南京菲亚特进一步走向崩溃。2006年,南京菲亚特总销量仅3.07万辆,相当于上海通用、上海大众的单月销量。 当前,业界目前最为关注的是上汽入主南汽后,如何化解长期以来双方之间的文化冲突。与上汽长期同大众、通用合资形成的相对西化的做事风格不同,南汽的大国企色彩更重。此外,双方在竞购罗孚之后爆发的口水战更加深了在价值认同上的差异。 上汽与南汽合并的计划在江苏和上海两地政府层面早已酝酿多时,正是由于南汽中层的强烈反对,一直拖到今天才最终初见眉目。对于上汽来说,如能解决与南汽在文化上的冲突,也就等于合并成功了一大半。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