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江苏无锡2008年底前将关闭数百家化工企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9日 12:59 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

  7月7日,江苏省在无锡召开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李源潮表态说,要以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整治太湖污染,哪怕GDP下降15%。深受污染之害的无锡为此制定了严厉的措施,政府决定2008年底前关闭772家小化工企业,确保化工企业整治行动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并且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

  “苏南模式”的污染效应

  无锡一直为城市边上的太湖而骄傲。2400平方公里的太湖是著名的旅游之地,而无锡也被称为“太湖明珠”。“太湖明珠”并非言过其实,2006年,无锡市的GDP总量位居全国第九,工业产值位居全国第七。这个只有47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80万的城市,能有如此骄傲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归功于1970年代的乡镇企业崛起,这也是后来被广泛谈及的“苏南模式”。但也正是这个模式,造成了惊人的污染。

  到了1990年代,无锡的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由轻工业开始向重化工业转身。无锡市经贸委一份针对该市的工业结构分析报告显示,无锡在二十多年间完成了以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中心的快速推进,重化工业比重从1980年的42%跃升到目前的74%。在此过程中,无锡市形成五大传统支柱产业——机械、纺织、冶金、化工、电子(家电)。在“九五”期间,这五大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到了全市规模企业总量的70%。2006年无锡规模以上工业中,冶金、纺织、机械等行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为55.5%。为了给大制造企业做配套,一些五小企业(小化工、小钢铁、小电镀、小印染、小水泥)开始在夹缝中生存,无锡的宜兴市周铁镇,在1995年最多时有数百家化工企业,经过多次关闭后,现在仍存152家。而宜兴至今还拥有1200家化工企业。

  江苏宜兴率先突破

  宜兴市化工行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初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为主,多门类、多品种的基础工业框架。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该市化工产业急剧膨胀,小而散的化工企业遍及城乡,无节制发展和无序竞争给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带来了种种隐患。此后,当地政府开始化工安全专项治理,为化工产业的发展设置了一道道政策门槛。近年来,一方面不断有小化工企业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许多化工企业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的步伐日益加快。

  宜兴市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截至到今年上半年,该市已有数百家化工企业被依法关停并转。该市化工企业相对密集的镇园纷纷采取行动,以积极的态度加快推进化工企业整治工作。宜兴市委主要负责干部与环保执法人员对该市周铁、丁蜀境内的重点水污染企业进行夜间检查,宜兴市委通过专题会议明确提出6月底前依法关闭一批化工企业。

  在世界环境日前夕,宜兴有两家化工企业因排放污染问题遭央视曝光,此事在宜兴震动很大。长期以来,宜兴化工企业比重偏高,特别是小化工企业数量较多,装备水平较低,对群众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广大群众对整治小化工的呼声很高。06年底,该市专题部署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按照要求,今年该市要关停并转化工企业273家。但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化工企业的关停工作没有实施到位。因此,日前召开的宜兴市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对这项工作再次作出动员和部署,并就加大对该市毗连太湖的周铁镇化工企业的关停力度进行了重点研究和部署。

  滨湖区将关闭82家化工企业

  滨湖区将是无锡市未来重点发展的区域,在此次无锡市的治污风暴中,滨湖区总共93家化工企业,今年要关闭32家,到明年年底,共有82家化工企业将从名单上消失。

  滨湖区经贸委在2007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中承认,市政府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控和整治力度,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对该区传统的“投资驱动型”和“资源依托型”生产制造企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银联信分析:

  央行目前正在考虑将企业排放和环境违法等有关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库。今后,征信系统将进一步加强对节能减排重点企业的跟踪,进一步为金融机构授信提供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商业性金融机构在面对环保和能耗减排有问题客户时,要有风险意识,要将企业排放和环境违法有关信息逐步纳入企业征信系统,不断提高金融机构资产质量.

  金融市场要对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产能力重新配置予以支持,通过拓宽融资渠道、改进外汇管理、提高保险支持能力,对企业“走出去”提供混合贷款、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股票、债券和项目融资等多种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服务等。

  要通过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放开价格管制,利用价格机制的作用,抑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并借鉴国际上的碳交易机制,探索在国内试行排放配额制、发展排放配额交易市场,通过金融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调整不同经济主体利益,有效落实环保和节能减排.

  银联信分析师认为,无锡在发展过程中,解决高污染企业的问题已是迫在眉睫之举。商业性金融机构,面对环保和能耗减排的问题客户时,对其信贷风险应予以足够的警惕。

商业银行应对当前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严格禁止向这些应淘汰的企业进行信贷,已贷款项应及时追回,规避风险。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本文由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