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多重因素困扰民族药产业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 18:10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国家民委今年5月份透露,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民族药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方式,民族药生产企业已达130多家,产品包括藏、蒙、维、苗、傣、彝等六类民族药。

  近年来,随着“藏药热”等民族药的兴起,藏药、蒙药、维吾尔药、苗药等一大批民族成药,从不登大雅之堂的土方土药逐步进入国家药典、步入全国医药市场,具有神秘色彩的民族医药宝库正在向世界打开。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产业化开发还存在许多困难,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银联信分析:

  一、我国民族医药产业现状

  近年来,虽然有一些民族药新药产品相继面市,但从总体而言,仍然品种少、档次不高,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欠缺。据《全国民族医药生产企业前20名排序》统计,全国民族医药生产企业前20名药品销售额总和还抵不上国内一家大型医药集团的生产总和。

  以维药发展为例,目前新疆每年的药品销售产值约30亿元,但新疆当地制药企业的销售只占20%左右,几家维药厂的产品所占份额更是微乎其微。与维药的发展类似,其他民族药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如下问题:有效成分尚不明确;生产多为小作坊式,工艺简单,技术、质量标准不高;生产企业大多缺乏科学的营销手段,没有专业的销售人员,产品知名度低。

  二、民族医药产业化存在诸多困难

  1、资源开发方面面临环保制约

  民族药学的共同特点在于生产原料绝大部分来自野生,广泛采用珍稀动植物入药,比如藏红花、羚羊角、虎骨、麝香。随着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民族药学将面临“无材可取”的窘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药虽然有所发展,但在资源保护上仍缺乏有力的措施,药材基地建设也欠缺统筹规划。西部省区作为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蕴藏的植物药资源占全国药材资源80%以上,需要对民族医药用植物有计划地种植、开发,对濒危药用生物下搞好抢救和禁用、限用,确保民族医药资源得到有力保护和合理利用。

  2、虚假产品围困民族医药

  受暴利驱动,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假冒藏药、蒙药、维药、苗药的新动向。由于假冒民族医药挤占了市场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民族医药生产企业销售渠道不畅、产品市场不断萎缩,目前普遍深陷开工不足的困境。而企业多因财力所限无力打假,处于被假药围困的局面。

  3、标准化成果少、研究滞后

  由于民族医药理论的独特性,很多药品在其说明书功能主治中使用民族医药理论的专用术语,因其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很多术语不能得到更为通俗的解释甚至不能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充分论证,进而大大地影响了民族药在民众中的广泛认知,给民族药品的广泛应用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以蒙医药为例,由于蒙医药还没有进行过现代医学的系统研究,质量标准较低,每味药材的基础研究资料较少,尚未完全形成统一的、被国家权威机构所认可的标准规范,导致蒙医药开发力度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普及范围较为有限,蒙药产业化难以起步,难以走向全国和世界医药市场。

  4、二次开发高成本

  二次开发,是民族药走向中国和吸引更多病患者的通行证。二次开发要做的工作很多,要做临床评价、药效学、毒理学的研究,要写好说明书,让中医、西医和广大患者能更多地了解和认识民族药。但是对于民族药来说,以藏药为例,方剂大多由15-50味生药组成,像十五味沉香丸、二十五味松石万、七十味珍珠丸等,如果每进行一个经典方剂的再开发,伴随的是原配方中十几、几十种原药材质量标准的重新拟定。企业无论在资金和能力上都是难以做到、无法承担的。

  5、国际化步履艰难

  目前在国际上,如日本、韩国在对新药开发中,对《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中所列品种,其资料都可供作为新药审查的主要基础资料和依据,而对藏医药最经典最有代表性的教科书如《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记载的资料却不作数,不予重视,严重影响了民族药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并成为阻碍民族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障碍。

  三、民族医药产业面临难得发展机遇

  虽然我国目前还存在诸多制约民族医药发展的瓶颈,但是民族医药也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大力扶持民族药产业化

  与此同时,国家还将少数民族成药作为少数民族的特殊需要用品,“十五”期间确定了124家少数民族成药生产企业作为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定点企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目前,藏药、蒙药、维吾尔药、苗药等56个品种的少数民族成药相继在全国连锁的“少数民族医药专柜”销售。奇正、晶珠藏药、蒙王蒙药、奇康维药、贵州神奇、百灵等一批少数民族成药早已闻名全国,甚至远销欧美。

  近年来,国家组织对藏、蒙、维、傣、苗、彝等19个民族的83种医药文献进行了发掘整理,其中,羌、侗、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的医药文献发掘整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

  除了民族药外,各地还建立了一批民族医药专科,许多民族地区的综合医院和乡卫生院设置了民族医科。西藏、内蒙古、新疆分别建立了藏医、蒙医、维吾尔医的高等医学院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民族医药人才。

  到目前为止,由卫生部颁布的民族药标准有藏药、蒙药、维药,加上2002年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地方标准转国家标准的民族药品种,已颁布的民族药国家标准共计1100多种,其中药材300多种,制剂近900种。

  二是民族药具有巨大的国际市场

  民族药与中药同属自然药物,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疗效独特,随着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日渐增加和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不断出现,当前,世界医学模式正在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和社会整体医学模式转变。热衷传统疗法、崇尚天然药物已成为健康时尚。

  目前,全球使用天然药物的人数占世界人口的近80%,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传统医疗机构,西方草药市场的年增长速度已超过世界药品市场的年增长速度,专家预测,2010年天然药物和保健品的国际市场交易额至少要达到2000亿美元。

  四、信贷风险与安全提示

  由于民族药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又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因此,有实力的民族药企有着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是具有明确市场发展战略的企业。目前,已经有许多民族药企业意识到,民族医药企业要在如今的市场中发展自身力量,必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规划好自己的发展前景,实施好切合本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如晶珠藏药就打算通过实现“全国民族药团购团售厂商联盟”计划,打造民族药产销强势产业链条,在此基础上在全国推广集辨证施治、科学用药、健康咨询服务、循证医学为一体的“晶珠疗法”。

  二是具备引资能力的企业。目前一些企业在积极发展自身硬软件力量、加强技术更新的同时不断引进更多方面的资金,积极融入到市场中去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得到更多更新的资本力量,增强市场

竞争力和应变能力,全面开花,做大做强民族医药业。比如今年3月同济堂在美国成功上市,就是一种积极引导世界资本注入民族医药企业的方式。

  另外,民族医药企业如果注重解决以下三大问题,将能够进一步助力企业发展:

  首先,要积极开发和保护正在流失的民间药方资源。由于历史和其他的一些客观因素,民间药方的流失非常严重,民族医药主要是依靠重新开发民间药方和药材而发展,保护药方资源是保证民族医药发展的原动力。

  其次,要摆正民族医药的发展方向。民族医药要走向世界,不是单纯的以保健品或其他辅助性药物身份进入市场,而是要作为正统医药产品,以疗效和质量说明一切,不要让患者觉得民族医药仅仅是备选。

  再次是环境保护问题。民族医药多数来源于自然,大部分药方得益于珍贵的药材资源,如果因为自然环境的破坏而导致这些药材资源的灭绝,那么根植于其上的民族医药业,也就跟着无法发展了。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