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哈啤:从地方到中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4日 14:00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肖可 北京报道

  2007年7月23日,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斥资6300万美元兴建的百威啤酒(佛山)有限公司在广东佛山三水区破土动工。这是安海斯-布希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首次建厂。

  2004年,AB公司以51亿港元,对哈啤以每千升年产能5100元的价格进行了全资收购,开创了中国啤酒的第一次天价收购。三年之后,随着AB佛山工厂投建,哈啤第一次在远离东北的广东有了生产基地,也为哈啤从东北市场扩张到全国提供了更大的机会。

  哈啤在时隔三年之后如何看待那场收购,以及接下来的路该如何继续,本报记者专访了哈啤总裁程衍俊。

  访谈:

  

经济观察报:AB收购哈啤之后3年时间内没有其他重大投资,据我们了解,哈啤的管理层、公司运作发生了重大变化。您本人曾任百威啤酒的总经理,并作为AB代表在“AB与
青岛啤酒
最佳实践交流小组”工作两年,从2005年任职哈啤董事长至今,在您看来,AB给哈啤带来了什么?

  程衍俊:在这三年时间,哈啤一直在向AB学习如何管理多个工厂的经验。AB是一家全球啤酒企业,如何进行中央集权式的统一管理经验丰富。哈啤在被AB收购之前,一度与青啤一样进行了大肆收购,在东北地区拥有13家工厂,当时的粗放式扩张留下了不少问题,AB到来之后,通过人才、经验、技术输出,一直在解决哈啤集约管理的问题。

  2006年,在不追加投资的前提下,AB通过工艺优化,精细化操作,让哈啤的产能增加了30%,达到230万吨。

  在哈啤的管理上,我们理顺了公司的财务体系,使公司的财务管理达到了较高水准。在生产能力上,我们在哈啤进行了新的投资,并且开始扩大高档啤酒的生产,其产量增长速度已达20%。从2007年开始,哈啤将分享到百威的市场研究,媒体规划,预算规划等多方资源。

  经济观察报:AB对于哈啤从一个地方品牌成长为一个全国性品牌有无帮助?

  程衍俊:今年年初,百威开始渠道下沉,百威啤酒首度引入中国三线市场(县级地区),在未来5年内,百威在中国的覆盖市场将有望翻倍进入二、三级市场,借助百威的渠道,目前哈啤进入东北之外的46个城市,今年将继续其全国化进程并登陆33个新的市场。

  与此同时,借助AB海外销售渠道,我们也已在美国和英国的全国范围内隆重推出哈尔滨啤酒1900经典。

  经济观察报:AB在佛山建厂是进入中国12年的首次,这是否意味着AB改变以往的收购策略?与同为全球顶级啤酒企业的SAB、英博相比,AB似乎更喜欢绝对控股,这对于在中国的发展会有什么不同?

  程衍俊:截至2006年,不包括青岛啤酒,AB在中国的业务增长速度达到20%。

  AB的目标是在中国成为全国性的啤酒企业,收购还是自建主要是看哪一种方法带来的增长最快。武汉百威已经进行第六次扩建。佛山工厂之后,我们还在考虑对辽宁两家工厂、唐山一家工厂进行扩建。

  收购永远是我们策略中的一部分,而自建啤酒厂也同样是一个重要选择,如果我们发现某个啤酒企业对我们现有的产品组合具有增值性,那我们就会考虑收购。但现在中国的领先啤酒企业当中,大多数都已经有国际啤酒企业参股,剩下的收购机会已经微乎其微。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