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华邦制药子公司弃下金蛋的鸡 强生蚕食西安杨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 08:38 京华时报

  本报实习生 刘长亮 摄

  上周,华邦制药公告其子公司汉江药业将向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转让西安杨森1.8%的股权。对于汉江药业来说,手中的西安杨森股权无异于一只会下金蛋的鸡。不等着收获更多“黄金”而急于把它宰了吃肉,究竟有何情非得以的缘由?

  股权转让

  7月18日,华邦制药宣布,控股子公司陕西汉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汉江药业)拟将持有的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下称西安杨森)1.8%的股权转让给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西安杨森净资产为基础由各方协商定价,转让总价款为7800 万元。

  华邦制药表示,汉江药业共持有西安杨森4.8%的股权,本次转让完成后将持有西安杨森3%的股权。若以公司收购汉江药业完成后的持股比例计算,预计因此产生的合并收益约为3815万元。

  汉江药业自西安杨森成立之日就是其股东,4.8%的股权握在手里已经超过了20年。据了解,自西安杨森1985年成立起,就是由美国强生的全资子公司比利时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与陕西省医药总公司、汉江药业、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和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合资兴建,股权比较分散,但外方所占比例在此次转让前为52%,在控股权上略有优势。股权转让后,西安杨森外方控股由52%增加到了53.8%。

  被动买卖

  对于汉江药业出让股权的原因,诸多猜测都还没有落到实处,但记者在采访时,华邦制药和汉江药业双双渗透出的“心不甘情不愿”,使得这次股权交易蒙上了浓重的“强迫”味道。

  7月19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华邦制药董秘办询问出售的原因,一位女士表示,此事涉及很多复杂的因素,一时难以说清。公司并非主动提出,而且本来是不愿意转让的,但强生方面有这个意愿。强生本来希望将全部的4.8%收回,最后通过多方协商,确定了只向强生转让1.8%,暂时保留余下的3%。由于涉及外资,目前该事项正处在

商务部审批的过程当中。

  汉江药业的态度显得更加无奈。7月19日,汉江药业

证券部闫先生对记者表示,“别说1.8%,我们一丁点西安杨森的股权也不愿意卖,但是没有办法。美国强生从自身战略角度出发,希望能占有自己子公司更多的股权”。

  他透露,强生希望将旗下在华子公司规模做得更大,但前提是股权的集中度。强生想投资多引进一些产品和项目,但如果股权继续分散,投资就会拖延。所以目前强生希望连余下3%的股权也收回,“但我想他们应该会多少遵循一点市场规律、尊重我们的意愿吧?”

  蚕食鲸吞

  7月19日,记者致电强生(中国)投资公司询问此事,被告知只有法律部了解此事。随后法律部对记者表示,对此事不知情,不能发表看法。7月20日,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公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强生(中国)投资公司没有负责媒体事务的公关部,而这类问题也不在自己所能回答的范围以内。记者随后发送电子邮件给美国强生总部,截至目前没有收到回复。

  6月29日“中国医药企业的危机与转机”活动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戴庆俊的一番话,似乎能为这一事件作出解释。他表示,跨国制药企业加大在华投资逐渐从原来的注重产业投资向注重研发投资转变,我国大的14家外资医药企业中外方控股的有13家,西安杨森就是外方控股52%,而对于近年筹建的合资企业,外方往往要求拥有90%以上的股份。

  7月20日,中国医药企业

竞争力课题组李主任对记者表示,外资来到中国的目的非常明确———占领中国医药市场,在多年来自身逐渐成熟后,谋求通过自己控制的企业获取利益,而不是与中方企业分享利益。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一人士的看法则更加直白,他表示,外资20年前刚进来时懵懵懂懂,依靠与中方企业合资、吸取本地经验做到今天的规模,如今赚的钱越来越多了———例如西安杨森去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利润超过2.4亿元,就想要扩大控制权、不愿过多分享利润,是不是有些“过河拆桥”呢?

  盈利支柱

  此次转让幕后的真正原因虽不明朗,但对于汉江药业来说,别看仅仅是转让1.8%的股权,但这将决定今后汉江药业的股东是“吃肉还是喝汤”。

  多家券商研究报告显示,由于汉江药业原有机制禁锢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营业务处于微亏状态,盈利能力一直不理想。

  对于汉江药业这种状态,利润在中国合资药企中最丰厚的西安杨森所带来的投资收益,足以决定其每年是亏还是赚。据了解,2006年上半年西安杨森的亏损就直接导致汉江药业亏损,汉江药业此前利润主要来自于持有西安杨森4.8%的股权所带来的1000多万元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

  虽然外界也因此猜测汉江药业是因为缺钱而卖选择获取一次性收益,但华邦制药入主后的注资行为,例如宣布以自有资金约3759万元新建汉江药业食品添加剂项目、有望使汉江药业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每年的消息,无疑使缺钱的猜测显得不太合理。

  本报记者 杨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