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刘爱明:如果你认同PC 你就是万科的朋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6日 02:36 第一财经日报

  黄晨

  进入万科七年,刘爱明的雄心已丝毫不亚于那些伴随万科成长,早已习惯自我突破的万科元老们。

  在第三个“十年规划”中,万科将住宅产业化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加以实践。刘爱明则在此前实验的基础上,率先将产业化技术投入商业开发。2007年2月,以PC技术(注:以提升产品品质性能,提升生产效能,提升客户价值为目标,通过研究客户需求,产品定型,进而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生产方式)建造的两栋商品住宅楼在上海新里程项目中顺利开工。这标志着这一技术正式进入商业化应用的阶段。

  未来三年,刘爱明为上海万科制定了严格的产业化目标。依据这项规划,到2009年,上海万科的产业化开工面积将达到80万平方米,占当年全部高层住宅开工面积的80%。为达成这一目标,刘爱明将怎样展开他的战略步骤?

  上海公司具备这样的条件

  《第一财经日报》:万科集团最早制定的三年产业化目标是开工面积2007年达到10万平方米,2008年是25万平方米,2009年是50万平方米。但目前仅上海万科就已将目标调整为2007年13万平方米,2008年40万平方米,2009年80万平方米。如此超前的规划制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刘爱明:住宅产业化是集团十年战略的重要部分。从社会资源、政府态度等各方面来看,上海公司最具备这样的条件。

  同时,这也是基于上海万科未来发展的需要。首先,节能环保问题日趋突出。我们感到它走来的速度会超出任何人的想象。政府出于这种考虑,对施工现场提出限制性政策的可能性很大。而要规避这种问题,只有依靠工厂化建造方式。其次,上海万科明年的销售规模也将突破百亿,如何在此基础上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慎重考虑。我们需要在建筑品质、客户满意度、管理水平以及能耗方面做到比过去更好,更上一个台阶。如果继续秉承过去的建造方式,这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须改变我们现有的建造方式。

  我想亲吻那段楼梯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国内房地产业所推崇的设计潮流是小众化、个性化。这与产业化所要求的标准化是否相悖?万科将如何适应这样的潮流?

  刘爱明:大批量生产之后,不进行标准化将是一种灾难。但标准化并不否定个性化,这是对产业化认识的一种误区。产业化是在标准化基础之上的个性化。它首先是将客户需求标准化,对每一类客户需求都做到精心研究,继而才开发相对应的产品来匹配这样的需求。我们希望提供的是一种理智、合理的住宅解决方案,以此来满足大众化的需求。

  《第一财经日报》:通过工厂化方式建造出来的住宅仅仅是在品质上有所提升吗?

  刘爱明:你必须相信品质一样可以带来愉悦的感受。在新里程现场,当我看到那段在工厂生产出的楼梯正在拼装时,我真想亲它一下。从肉眼看,它是完全没有色差的。如果是通过现场浇筑的方式建造,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在香港,许多豪宅也是通过工厂化方式建造的,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越是奢侈的东西越要通过人工方式。因为只有这样,误差才会被缩小在毫米级范围内。

  PC是我们共同的未来

  《第一财经日报》:为了推进目前的规划,您认为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刘爱明:产业化初期,盈利会少。但我把它作为未来的投入。2009年,我有信心PC产品会成为上海万科新的盈利增长点。目前令我担心的只有两件事:第一,有无充分的社会资源;第二,内部流程能否适应这一颠覆性变化。

  首先,社会资源也要与万科一样,认同PC是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要组成一个共同的利益体,大家共同出力,共同判断。也许未来,你认同PC,你就是万科的朋友。

  其次,这对万科内部管理而言,也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尽管万科习惯于自我颠覆,但颠覆毕竟是困难的。它需要彻底调整员工的思维方式。如果再给三年时间,我会更有信心把这件事做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