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两度过会 荣盛地产首发终获通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 10:3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贾海峰

  6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2007年第67次发布审核结果,河北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盛地产)A股首发获得通过。

  “可谓一波三折,能成功上市的确不容易。”7月2日一早,在获得发审委通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荣盛地产一高管即赶到北京,参加于证监会办公大楼举行的沟通会。

  “还要等拿到证监会的正式批文,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当日中午,荣盛地产一高管向记者透露。

  发股量降4000万

  去年7月,荣盛地产递交证监会发审委的招股说明书里表明,拟发行新股1.1亿股,融资3.69亿元。在去年的首发申请被否后,荣盛地产于今年6月份卷土重来。

  但细心人士发现,其招股说明书内容已有变化,其新股发行数量降低为7000万股,较去年发股数量降低了4000万股。但荣盛地产募集资金较去年却有大幅度增加,变为8.36亿元。

  荣盛

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河北一家致力于商品住宅规模开发的房地产开发商。荣盛地产这几年实现快速扩张,公司营业总收入由2004年的7.3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3.66亿元,年均增长34.31%。截至200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71.07%,流动比率为1.80,速动比率为0.27。

  荣盛地产实际控制人耿建明在本次

股票发行前直接持有公司20.14%的股权,通过控制荣盛建设持有公司22.76%的股权,通过控制荣盛控股持有公司52.06%的股权;本次发行后,耿建明仍直接持有和间接控制公司78.35%的股份(按发行7000万股计算)。

  目前荣盛地产的土地储备规划建筑面积为283.19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苏、安徽等省的多个城市,其中22.74%位于石家庄,19.98%位于徐州,19.34%位于南京,15.83%位于沧州,11.20%位于蚌埠,10.91%位于廊坊。

  2004年到2006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1837.91万元、-3548.42万元和-25785.92万元,如果扣除土地购买款,则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为28517.14万元、40927.08万元和64489.08万元。

  该高管介绍,目前荣盛地产拥有土地储备面积可满足公司未来四年开发需要。至于公司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则是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的状况,随着荣盛地产上市成功和自身业务收入的高速增长,资产负债率规模会逐渐降低。对于大股东持股规模较集中的情况,该高管表示荣盛地产已经制订了“独立董事、预防关联交易”等一系列政策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他还表示,未来公司股权结构会得到改善。

  两度“过会”

  荣盛地产在去年7月份曾在发审委“过会”,最终未能通过审核。今年6月,荣盛地产第二次赴发审委,在“过会”之前因为需要补充有关文件,而临时取消“过会”。

  对于去年7月未能通过发审委审核的原因,该高管并不讳言。他表示,去年向发审委申请首发时,公司正处于项目开发交接期,而在做财务报表时主要做的是公司2004年和2005年两年的在开发项目。因此,证监会发审委在荣盛地产的招股说明书中发现,其所募集资金拟投向的项目多数已处于结售期。

  “既然项目已经做完,还需要资金投入干什么呢?”该高管告诉记者,去年上市对公司也是时机不对,由于去年公司所做项目都处于结算期,造成了公司上市融资计划搁浅。而今年公司打算将募集的资金投向廊坊、徐州、南京等6个城市的11个项目,这些项目总投资在20亿元左右,是公司未来2-3年内开发的重点。

  7月2日,该高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6年7月和今年7月,荣盛地产两赴证监会发审委“过会”,最终实现了在国内资本市场直接IPO。荣盛地产先是拟在沪市IPO,后来最终选择了上市门槛较低的深市中小板上市。

  房企上市并不容易

  一位业内认为,虽然近期先后有广宇集团和荣盛地产等房企实现IPO上市,但并不意味着房企在内地资本市场IPO春天的到来。

  “从荣盛地产主动降低招股数量中就可以看出,降低发行规模和在非主板上市都来自监管部门的意愿”,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荣盛地产主动降低招股数量,将发股数量降到了总股本的15%,净资产变为4亿元左右,都表明其发行目标直接对准了中小板。

  “中小板具有上市门槛低,定价高,流动小的特点。”中投

证券分析师李少明认为,在中小板上市的房企并不代表着监管部门对房企上市态度的转变,对于一些质量优质的房企在中小板放行也在情理之中。

  “房地产行业不是上市鼓励类行业。”李少明告诉记者,受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监管部门一直对房地产企业IPO保持限制态度,由是造成2006年以来国内房企IPO上市的个案非常少。

  该高管亦对上述观点表示赞同。而且从荣盛地产的上市经历来看,也恰恰佐证了房地产企业IPO上市的艰难。

  而另一位证券保荐机构人士告诉记者,所有在国内上市的企业上市报告递交证监会之前,都需要得到发改委的一个意见。而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发改委在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工作中担当重要角色,因此发改委给拟上市房企的行业评价意见一般不高。

  “上个月还有两家房企准备向证监会发审委递交申请,但看到发改委的批文上对企业评价不高,只好作罢。”上述保荐机构人士说。

  另外,证监会发审委对申请上市企业的财务状况的考察,是以通行的企业财务标准,而不会考虑一个行业的盈利模式的特殊性,而大多数房企在内地申请IPO时,并不能提供一个令发审委满意的财务报表。

  “发审委更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以及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而房企由于自身项目运作的特点,很难达到有关要求。”上述保荐机构有关人士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