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青蒿素产能严重过剩 口头承诺采购也当救命稻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 01:59 第一财经日报

  郭艾琳

  因为质疑诺华制药没有按照口头承诺兑现青蒿素原料采购订单,由四川裕通生物技术公司(下称“裕通生物”)代表18家四川和重庆的企业联合于上月向诺华中国总部发出公开信,认为在其“鼓励”下,企业投产青蒿素原料生产,如今却因为没有订单而陷入生产困境。

  一个口头承诺也能成为企业扩产的理由,可见青蒿素产业的疯狂。国内青蒿素产业盲目扩产导致产能过剩的情况已经成为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口头承诺之争

  18家企业之一的川湘生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万能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时,诺华市场部和成都办事处的相关人士相继对当地的青蒿素生产企业进行了考察,希望这些企业能够好好生产青蒿素,并口头承诺在今后会对其进行认证后,下订单采购。

  苏万能表示,在诺华考察之后,诸多企业纷纷投入青蒿素生产,而部分企业甚至建立了精品生产线,但由于随后诺华方面并没有依照口头协议兑现订单,因此,此前投产的企业纷纷陷入困境。

  “诺华只与三四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协议,因此,现在很多企业都有上千万元的亏损,不少都破产了。但我们并没有跟诺华签订过合同,因此又不能就这件事打官司,我们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久前,几家青蒿素企业一起就此事召开了会议,试图召集多家企业共同成立一个协会来解决相关事宜,但部分企业随后选择了退出,原因是怕这样更拿不到诺华的订单。

  昨日,诺华(中国)方面向记者发来了其回复裕通生物的信件,信中表示,相关人士并没有要求裕通生物建立精品生产线,也没有承诺签订长期合同。“在2005年青蒿素市场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国内众多企业一哄而上,造成了目前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我们也希望这种情况早日得到改善。”诺华方面表示。

  产能过剩

  “事实上,这一事件背后反映出来的是目前国内青蒿素产能过剩,同时青蒿素制剂又销售不畅的现状,而遇到这一问题的并不单单只有诺华一家。”负责诺华在国内青蒿素原料采购的中信投资控股项目经理刘天伟对记者说。

  在经历了几年前青蒿素资源紧张后,青蒿素价格曾一路上涨,近几年来,诸多企业认为青蒿素有利可图并相继投产。与此同时,由于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在积极鼓励青蒿素产业的发展,因此包括诺华、复星医药等众多企业都纷纷在国内寻找青蒿素原料供应商。

  各地政府纷纷扩大种植计划,青蒿种植面积曾达到上百万亩。不理性的扩张滋生了市场泡沫,目前,我国生产青蒿素的企业有近百家,其中不少都是小型企业,而过剩的库存量已经达到150万吨。苏万能也告诉记者,此次,有90%以上的企业没有拿到诺华的订单,而其余企业也只是给一些少量的订单。

  而对于诺华等制剂生产企业来说,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由于WHO的采购资金没有到位等因素,使得青蒿素制剂在非洲市场上的实际销售并不理想。

  刘天伟向记者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诺华方面2005年预计销售青蒿素制剂3300万人份,但实际发货量只有不到1000万人份,而去年,其预期销售1.2亿人份,但实际却只有6200万人份。

  刘天伟告诉记者,事实上,制剂生产企业同时还面临着印度及非洲国家低价生产青蒿素制剂的问题,而近乎一半的价格对企业来说,已经形成了另一个巨大冲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