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半岛酒店:百年仅开7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02:35 第一财经日报
乐琰 在上海的北外滩,原本的友谊商店已经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将是世界闻名的半岛酒店。与其说,这是半岛酒店第一次进入上海市场,不如说是“杀回”了上海滩。 100多年前,一个犹太人家族KADOORIE在上海创建了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并开设MAJESTIC酒店,二战期间,KADOORIE家族移居香港,并在港开设半岛酒店,而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也成为首批在香港股市上市的公司之一。 然而,100多年来,当大多数国际酒店集团在全球版图上大肆扩张之时,半岛却慢悠悠地仅开了7家酒店;当其他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市场采取低风险的纯粹管理不涉及投资模式时,半岛却坚持以参股、控股酒店物业方式发展。 上周(6月19~22日)在上海举行的亚太区首个豪华旅游博览会上,一向处事较为低调的半岛酒店集团也出现了,与一群颇具实力的高端旅游代理客户举行洽谈。 同时在本次豪华旅游博览会上,包括七星级帆船酒店、柏悦、文华东方、康拉德等世界顶级豪华酒店品牌云集,并纷纷宣布将大举进军中国内地市场。而万豪、雅高和洲际等酒店集团都规划了未来3~5年内在华扩张的计划。比如洲际未来数年内谋划将中国区酒店扩张到120多家。万豪则计划到2009年底,将在华万豪系列品牌酒店从23家增加到36家,并大力拓展二、三线城市市场。 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相对而言,半岛算是“后来者”,且没有大举扩张的数字概念。 “看起来好像与其他酒店企业很不相同,但不追求数量和愿意巨资投资就是我们半岛的经营管理理念。”半岛酒店集团市场推广总经理 Jean Forrest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半岛酒店一般都会在世界枢纽和一线城市布点,但其坚持少而精的特点,“与其他国际酒店集团密集布点不同的是,我们一般不会在同一个城市地区开两家酒店,有一家就足够了。” 确实,140多年来,半岛酒店仅在香港、纽约、芝加哥、曼谷、北京和马尼拉等地开设了7家酒店,其第8家酒店将于今年的9月左右于东京开业,而这家酒店的开业,距离上一家半岛酒店开设约有6年之久。 “我们所有的酒店基本都是由母公司投资参股的,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控股甚至全资投资并经营管理。” Jean Forrest透露,接下来将在上海开业的半岛酒店总投资额约3.61亿美元,其中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占50%股权。 根据记者调查了解,目前建造一家普通五星级标准酒店的成本约为5亿~6亿元人民币左右,而半岛的投资额几乎是普通项目的4~5倍之多,如此巨大的资金耗费,自然也使得半岛酒店的扩张速度快不起来。 而万豪、雅高、洲际、喜达屋等国际酒店集团似乎就是看到了投资成本巨大的风险,所以在中国市场,除了极少数品牌项目外,这些酒店集团几乎清一色选择纯粹管理模式。这样做既可以节约成本,还能够坐收不菲的酒店管理费。 “但是我们更愿意投资,因为我们觉得酒店物业项目是有升值空间的,酒店是一项长期投资,而我们也希望给股东更多的收益,如果只有单纯的管理而非持有物业,那么就没有更好的产权增值了。” Jean Forrest表示,为了保持半岛奢华的酒店定位,母公司还会每隔数年,拨款改造一些老酒店,这看上去似乎很烧钱,但长远来看是提高收益保障品牌的有效方法,这些举措只会使上市公司价值增加、股价上涨。 而半岛在以慢速扩张为代价,坚持投资控股酒店物业的策略下,也产生了另一个也许并不是半岛酒店本身预料的效应,那就是管理的可控制性。 很多时候,纯粹管理型的酒店集团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业主方与管理方合作的矛盾,这几乎是大多酒店集团甚至单体酒店都会遇到的共同问题。 因为业主方会尽量控制开支,并在一些关键岗位上派人坐镇监管,而管理方则为了维持酒店品牌形象,可能向业主方提出不少配合性要求,这些要求当然都需要砸钱,于是矛盾出现。 其实,在海外市场,业主方和管理方合作相对平等,因为业主方提供资金,而管理方的连锁品牌则带来不俗的经营效果,双方认为合作是互惠互利的。 而在中国市场,由于竞争激烈,合适的物业越来越少,以及业主方相对强势等因素,使得身为纯粹管理方的酒店集团很多时候没有太大“话语权”。 “半岛不会出现这样的困境,尽管这并不是我们实行控股投资策略的初衷,但这样的策略的确给我们日后的经营管理带来方便,当我们想改建装修和整合酒店时,基本不会有障碍,这有利于保护酒店品牌和集团的长远发展。”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