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绍兴酱缸走到十字路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 15:00 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

  作为绍兴“三缸”之一的酱缸,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中小酱醋企业产品品质差,利润微薄,面临淘汰,银联信认为其应该走高品质之路。

  在市酱醋行业协会召开的一场质量研讨会上,绍兴一些品牌酱油生产企业坚决要求停止坛装酱油(俗称散装酱油)生产,以提高整个绍兴酱油行业的质量;一批小企业则表示反对,因为一旦取消坛装酱油,就意味着有一些没有竞争力的小企业将面临倒闭。

  如今,受诸多因素影响,历史悠久的绍兴酱业渐渐没落。从市酱醋行业协会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末,全市还有62家酱油企业。当时,有关部门对这些企业进行整顿,一半企业由于产品质量不过关而关闭。在随后几年的时间里,又有一些企业陆续被淘汰。到现在,全市只剩下25家酱油生产企业,且规模参差不齐。

  工商部门对农村流通领域酱油、米醋等调味品做了一次监测,被抽检的47个批次产品,竟然有21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达44.7%,且不合格的产品基本都是以坛装为主。

  目前坛装酱油在酱油市场中占据一半份额以上。在农村市场,一些坛装酱油的价格只要每500克0.3~0.4元,微薄的利润,企业根本不可能投入资金进行技术革新,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坛装酱油由于生产工艺落后、保存条件差,往往容易导致主要成分含量不足、食品添加剂超标等问题。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一些品牌酱油生产企业在这次质量研讨会上提出,坚决要求取消坛装酱油,提高绍兴酱油质量,以维护绍兴“酱缸”牌子,做强做大绍兴酱油企业。

  银联信分析:

  银联信分析师认为小企业根本无法同一些大企业去争夺高端市场,产品只能满足农村低端市场的需求。价格不提高,质量失去了;价格提高了,市场就没有了。农村对散装酱油需求较大,如果本地企业生产的酱油价格上去了,外地一些散装酱油就会乘虚而入。

  从目前来看,绍兴“酱缸”已经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是抓质量、做品质、走高端,还是保数量,绍兴‘酱缸’必须作出一个选择。绍兴“酱缸”为什么会渐渐衰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质量上掉以轻心。近两年绍兴一些企业已经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走上了品质之路,虽然产量还不大,但附加值远远大于坛装酱油。从短期来看,坛装酱油仍有市场,维持着一些企业的生存,如果取消会觉得有些可惜。但从长远来看,绍兴“酱缸”最终还是应该向绍兴“酒缸”学习,走品质发展之路,因此银行可以长远关注,给予其信贷支持。

  [本文由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