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四年马拉松式专利诉讼终结 恒瑞医药反胜安万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4日 02:41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制药企业面临专利诉讼的风险仍很高

  郭艾琳 邢少文

  二审宣判的结果比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600276.SH,下称“恒瑞医药”)料想中来得快。

  自去年末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后,恒瑞医药与全球第三大制药企业——法国赛诺菲安万特之间,关于抗肿瘤药物“艾素”的专利纠纷终于有了最终结果。上海市高院于昨日撤消了恒瑞医药在一审中对安万特原研药品“泰索帝(多西紫杉醇)”构成专利侵权的判决。

  虽然案件本身的诉讼标的并不大,但两家知名药企间4年多的马拉松式诉讼,其戏剧化结果背后的延伸意义却不容忽视。

  先失利后挽回

  “泰索帝”是肿瘤化疗药物中的一线用药,安万特于1998年将其引入中国市场。2002年,恒瑞医药通过避工艺专利路线的方法,生产出“泰索帝”的仿制产品“艾素”,并获得了我国的新药证书。

  2003年,赛诺菲安万特就恒瑞医药涉嫌侵犯其专利“泰索帝”中间体合成的工艺专利进行起诉。经过近4年的审判,去年末,法院一审判决恒瑞医药的“艾素”对安万特构成了专利侵犯,在承担经济赔偿的同时,“艾素”的生产和销售也被宣判停止。

  恒瑞医药有关人士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泰索帝”于1993年在国外申请了专利,但其在中国并不受专利保护。而恒瑞医药在生产过程中,一直是按照已经过审批的避工艺路线进行生产的。

  “事实上,案件审理过程中,已经有专家组到我们企业对生产线进行检查,并证明了我们不存在侵犯专利的问题。但一审并没有采信专家的鉴定结果,因此,由于举证不足,一审宣判失利。”该人士说。

  恒瑞医药的失利当时曾在业内引起不小的波澜,作为在类似专利纠纷中首次败诉的仿制药企业,恒瑞医药随即向上海市高院提起上诉。“此次法院采用了专家的意见,因此我们也挽回了局面。”该人士说。

  但二审宣判,恒瑞医药方面仍然构成了对安万特的不正当竞争,其必须向安万特方面进行道歉并赔偿10万元经济损失。

  专利背后的市场争夺

  对于恒瑞医药来说,终审结果的宣判为其挽回的绝不仅仅只是50万元的赔偿费用。

  公开数据显示,“艾素”作为恒瑞医药的拳头产品,其2006年前三季度的销售额已达到2.3亿元,并占据恒瑞医药总销售额的20%。

  对于安万特来说,“泰索帝”同样也是其一大主要产品,其全球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但在中国市场,“泰索帝”的销售额仅维持在亿元左右。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的研究数据显示,抗肿瘤药在样本

医院购入金额已逐年上升,将在样本医院使用的101种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和比较,2005年肿瘤药购入金额同比增长31.25%,2006年上半年则同比增长38.75%。

  对于恒瑞医药来说,如果最终败诉,意味着“艾素”将退出市场,对其利润贡献将是致命打击。

  事实上,由于中国的仿制药产品已经越来越“威胁”到跨国企业原研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类似的专利诉讼案件也越来越频繁。此前,辉瑞、礼来等国际巨头都相继卷入专利纠纷事件。

  昨日,赛诺菲安万特方面向记者表示,由于二审宣判结果刚刚出来,中国方面还在与总部沟通,因此尚不能发表对此事的看法。

  对于这起诉讼中方胜诉可能给同类仿制药专利诉讼带来的积极意义,曾代理多起药品专利侵权案的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所长王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不乐观:“这终究是个个案,药品专利侵权涉及到的技术细节复杂,关键还在于双方对材料和细节的搜集和把握,还有法院判决的经验。但目前来看,国内仿制药面临的专利诉讼风险仍然是比较高的,因为一方面技术创新程度有限,一方面又想快速抢占市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