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模具产业隐忧重重 行业风险不容忽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13:19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2006年我国共进口模具20.47亿美元,出口模具10.41亿美元,外贸逆差为10.06亿美元。这组数字与2005年相比,进口下降2100万美元,降幅为1%;出口增加3.03亿美元,增幅高达41%;外贸逆差减少3.24亿美元,降幅为24.4%。通过上述数字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2006年我国模具工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向前跨了一大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三资企业仍是出口的主力

  占我国模具产品出口总量45%的广东省,“三资”企业占了相当的数量,而且是出口的主力。除浙江民营企业占据当地模具产品出口的主导外,其他省市模具的出口大多数也是“三资”企业为主力。我们本国企业,由于创新开发能力薄弱,其总体水平要逊于“三资”企业。这种主要靠“三资”企业来提升出口的情况,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是出口模具仍以中低档为主

  2006年,我国进出口的冲压模具如果按产量计,分别为50645吨和39890吨,若按每吨单价算,则进口的冲压模具合每吨14913美元,出口的冲压模具只有每吨5867美元。塑料橡胶模具的进出口海关是以套数计。 2006年,我国进出口塑料橡胶模具分别为413715套和1217772套,平均每套价格为进口2532美元,出口602美元。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出口模具的平均单价大约只有进口模具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除了国外模具的成本和价格确实要比我们高之外,上述数字也充分说明我们出口的模具仍以中低档为主,而进口模具却以中高档为主。

  银联信分析: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是工业化国家实现产品批量生产和新产品研发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没有高水平的模具,就不会有高水平的工业产品。“十五”期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模具工业发展很快,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0%左右。据测算,2005年我国模具销售额达到了610亿元,同比增长了约25%,而且模具产品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份额从20%提高到30%。我国模具生产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三,但要从模具大国成为真正的模具强国,我们仍然任重道远,在模具工业的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引起关注。

  一是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国内模具生产厂家工艺条件参差不齐,差距很大,有不少厂家由于设备不配套,很多工作依赖手工完成,严重影响了模具的精度和质量。受售价限制,国产模具多采用2Cr13和3Cr13做精密热处理,而国外则采用专用模具材料,其综合机械性能,耐磨、耐腐蚀性能及抛光亮度均明显优于国产材料。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国产模具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

  二是标准化水平比较落后

  中国模具标准

化工作起步较晚,加之宣传、贯彻和推广的力度小,因此模具标准化落后于生产,更落后于世界上许多工业发达的国家。

  模具标准件生产、销售、推广和应用工作也比较落后,模具标准件品种规格少,供应不及时,配套性差等问题长期存在,从而使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一直较低。近年来虽然比例已有较大提高,但总的来说还很低。据初步估计,目前这一比例大致为40%~45%,而国际上一般在79%以上,其中中小模具在80%以上。

  三是相关人才资源紧缺

  中国正从模具大国向强国迈进,急需大量相关人才,但我国模具行业人才紧缺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据劳动部门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北京、广东、浙江等地,模具设计人员、模具开发人员、模具维修人员等已成为人才市场最紧缺的人才之一,尽管许多企业以高薪聘请,但也不一定能招到合适人才。

  模具行业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经验的行业,一个模具师傅起码要2到3年的实践经验,一个精通模具设计的工程师,也要有5到8年的经验积累。一些高校尽管在近几年内设立了模具专业,但由于受软硬件设施限制,培养出的学员实际技能不够。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模具培训班,由于缺乏规范的职业教学标准,因此学员质量良莠不齐。

  四是产品结构需要调整

  我国技术含量低的模具已供过于求,而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模具还远不能满足需求。精密、复杂的冲压模具、轿车覆盖件模具等高档模具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近年来,模具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主要表现为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和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行业的总体发展速度;塑料模和压注模比例增大;面向市场的专业模具厂家数量及能力增加较快。今后应继续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定位,进一步提升模具的制造技术水平,占领结构复杂、精密度高、技术含量高的高档模具市场。

  以上问题使得我国模具行业隐忧重重,行业发展存在一定风险,因此,未来模具企业在条件成熟时走联合之路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的模具制造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民营企业,受资金、场地、技术、信息交流等许多因素的局限,相当一部分是依靠传统设备和手工加工制造完成的,难以形成规模,只能生产一些中低档模具,很难引进先进的制模技术和设备,这就造成了中低档模具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而在联合、整合的过程中,具备以下优势的企业将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一是具备创新开发能力的企业。

  近几年,我国模具行业为更新和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每年都进口几十亿元的设备,但是在创新开发方面的投入仍显不足,模具行业内创新开发能力的提升已严重滞后于生产能力的提高。现在有一些国家对我国心存戒心,更有个别国家明确禁止模具图纸流入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开发能力的提高将是模具企业具备核心

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只有具备创新开发能力,才能使模具产品的质量与水平真正提升,才能拥有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二是能够加大先进设备投入的企业。企业增加高水平的设备,特别是骨干企业要配齐从模具粗加工、热处理到各种精加工、光整加工、质量控制与监测等整套设备,一般企业要配备数控加工设备,实现模具制造的全自动加工。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设计决策、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将能够大大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在竞争中具备硬件优势。

  三是能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企业。“十五”期间,我国越来越多的模具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我国模具出口额2000年时为1.73亿美元,2005年增加到了7.38亿美元,但总的来说出口仍然不多,还需要模具企业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以澳大利亚为例,该国近年经济发展较快,但作为基础工业的模具制造业,尤其是冲压模具的制造还满足不了该国的需求,而中国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中国冲压模具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高于澳大利亚,劳动工资水平则低于该国,模具成本低,

性价比好,对其应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能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其盈利空间广阔。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