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甲醇面临新转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 09:49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见习记者 骆毅 “中国发展燃料乙醇应重点推进非粮原料上,推进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的产业化发展。”6月8日,国务院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在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强调,“国务院文件中明确规定,要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的盲目发展以及出口,所以粮食不是中国发展燃料乙醇的方向。”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发展非粮乙醇之外,也应该加大对甲醇燃料的推广力度。 在5月底召开的第十届科博会能源高层论坛上,多家民营企业代表对本报记者表示,相对于尚处在开发期的非粮燃料乙醇,甲醇燃料才是真正应该推广的替代燃料。 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申同贺表示,作为替代能源的两个主要方向,关于甲醇和乙醇在中国谁更具优势的争论由来已久。甲醇可以用天然气、石脑油或重油为原料制取,也可以通过煤化工的方案获得。但由于甲醇燃料的生产原料是煤,不如乙醇环保。而国家出于消化陈化粮等考虑,给予了乙醇燃料的发展更多的扶持政策。 漯河石化集团一位负责人表示,与乙醇燃料的迅猛发展势头相比,甲醇燃料一直处于受压抑的弱势地位。但无论从生产或是使用比较,甲醇的经济效益都更为可观。 以煤制甲醇生产效益看,每生产1吨甲醇耗煤1.5—1.8吨,产煤区煤价500元/吨左右,工业甲醇成本1000元/吨左右,而市场甲醇价在3000元/吨,这是巨大利益空间。在从甲醇燃料使用方面看,理论上1.8吨甲醇相应于1吨汽油,而实际中甲醇汽油辛烷值高、爆发力强实际消耗1.4吨相当于1吨汽油,按目前汽油价6000元/吨,甲醇3000元/吨,每消耗1吨甲醇可比汽油降低成本3000元。 漯河石化集团科技项目部武先生表示,漯河石化正计划发展年产100万吨甲醇汽油项目,预计总投资约3亿元,正常经营年销售收入35亿元,年利润总额近2.6亿元。 目前,漯河石化年产醇醚燃料15万吨规模,产品销售至河南各地市及周边湖北、湖南、安徽、河北、山西等省、市几十个地区, 山西是较早推广燃料甲醇的省份之一。 2003年,山西大同、临汾、晋中和太原四个城市的汽车,就改用由燃料甲醇和普通汽油按15∶100比例混配而成的M15X型号“甲醇汽油”。 据知情人士透露,<山西省关于推广甲醇燃料与甲醇汽车的有关规定>草稿早已递交山西省政府有关部门,在甲醇燃料的相关标准完善后将予以实施。届时,山西全省境内的加油站将强制销售甲醇汽油。原先加油站销售的90#、93#、97#汽油将统一调配成M15型号甲醇汽油。 清华大学汽车系教授王贺武表示:“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使用替代能源,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便于发展甲醇;吉林是农业大省,生产乙醇得天独厚。一切看实际情况而定。” 而对于遭受疑问的甲醇毒性问题,申同贺则表示,科学的数据和实践结果已经证明甲醇燃料的可行性,只要通过安全标识等防范措施,甲醇燃料也是安全的。 【背景】“煤变油”与粮食乙醇的历史因由 国家开发“煤变油”和粮食燃料乙醇的最初动机都是缘于不断高涨的国际石油价格。 中国第一个煤制油工业化装置2004年8月在内蒙古开动建设。由于预测到“煤变油”的巨大商机,过去几年几乎在每一个有煤炭规模化生产的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谋划上马“煤变油”项目,许多地方都曾试图将“煤变油”项目列为“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项目。 但是,煤变油不仅投资大,而且其在生产过程中所带来的资源压力、环境压力、技术压力和成本压力也异常突出。据了解,即使是水平相对较高的神华集团,生产1吨油平均需要耗费4吨煤。此外,煤变油耗水大,对环境污染很严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院长杜铭华称,1万吨的煤化工项目,基本等于1个亿的投资。按照这个概算,没有上百亿的投资,基本上没有办法上煤化工项目。 正因如此,国家发改委去年8月就发出<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在国家煤炭液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前,暂停煤炭液化项目核准。同时指出,一般不应批准年产规模在300万吨以下的煤制油项目,100万吨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60万吨以下的煤制烯烃项目。 粮食燃料乙醇虽然最初目的与煤变油一致,是为缓解国内石油紧缺压力,但是其最初实施的主要动机则是消化陈化粮。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当时我国粮食连年丰产,由于国家整个储备粮系统和其他设施不太完善,于是面临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陈化粮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发改委提出把陈化粮作为燃料乙醇的原料,来发展燃料乙醇。一方面可以解决粮食过剩的问题,促进农业循环,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在替代能源方面走出一条路。 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地积极要求发展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建设燃料乙醇项目的热情空前高涨,按照<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生物燃料乙醇的年生产能力将在2020年达到1000万吨,但发改委去年12月的统计显示,国内公司申请建设的乙醇年产能已经超过了1000万吨。 这样的飞速发展无疑加速了玉米等粮食的工业性消耗,最终触动了国家粮食安全的敏感神经。 2001年,国内酒精原料中玉米原料占总量的比重为59%,到2005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到76%。玉米用量在生物燃料乙醇生产中大幅度上升,给玉米供给形势带来沉重压力。作为硬性政策实施前的“缓冲带”,国家财政部早于去年5月底制订施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就将生物乙醇燃料定位为用甘蔗、木薯、甜高粱等制取的燃料乙醇,显然,作为玉米、小麦、水稻及陈化粮制取的燃料乙醇只是“过渡性、阶段性的政策”,而且不再继续获得国家鼓励。(王凤君)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