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减排责任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0日 11:19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张沉 北京报道

  在富国造成了全球变暖的事实面前,国际舆论却在说中国不承担温室气体的“减排”责任。这让李高十分气愤,他6月7日对本报说:“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对气候变暖负主要责任,而不是发展中国家。”

  李高是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研究员,也是6月4日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起草人之一。

  这天,世界最发达的8个国家正在为全球变暖问题的方案争吵。其中主要障碍是美国的态度,但国际舆论说,“中国不减排,美国不行动”。

  李高说,全球聚焦于中国最近两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等一些问题,没有看到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原因,显得有些偏颇,特别是中国公布《国家方案》以后这种情况更是严重。

  事实上,中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成员国,并没有游离于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外,只是中国对气候变化有任务但没有量化指标而已。

  中国减排责任真相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半个世纪气温变化超过90%的可能性是由人类行为特别是化石燃料引起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进程消耗了大量化石燃料。全球变暖也是全球气候灾难更加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李高认为富国要承担全球气候变暖主要责任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潘家华研究员说,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需要一个过程,西方国家用了100年左右。预计中国到2030年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那时才具备完成规定量化减排的能力。

  潘是国内气候变化研究专家,也是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作者之一。IPCC是一个政府间机构,主要任务是对气候变化及可能对策进行评估。

  《国家方案》发布会上,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说,中国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总体规划中。

  李高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已经走出了一大步,这些年中国通过政策制定和调整,温室气体减排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缔约国的约定的减排量。

  上述的这次八国会议终于在6月8日达成妥协。这份被称为“被淡化的协议”说,同意“认真考虑”德国等方提出的关于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50%的建议,并一致认为有关谈判应在联合国框架内进行。

  “被淡化的协议”

  上述 《京都议定书》1992年开始缔约。文件规定,各缔约方应在公平基础上根据各自的能力承担有区别的责任,因此,这份文件只规定了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指标。

  现在,全球发达国家中只有美国和澳大利亚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而美国是全球第一温室气体排放国。

  由于 《京都议定书》2012年就将到期,这次八国峰会上,德国准备了新的协议文本,希望本届峰会能就在2009年之前达成一项温室气体减排的新全球框架协议达成共识。

  6月8日,经过艰苦谈判后,各方达成协议。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天表示,这是目前八国能够达成的“最佳妥协方案”。

  这被认为是一份 “被淡化的协议”。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言人马丁·希勒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尚未根本改变自己的立场。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主要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如果仅按《京都议定书》设定的排放标准,美国要为超标部分支付的费用可能超过1000亿欧元。另外,美国是希望把中国和印度也拉进来,为自己减压。

  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吕学都说,中国现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没有能力执行,量化减排是“小马拉大车”想拉也拉不动。

  吕学都是中国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要牵头人之一。CDM是《京都议定书》建立的机制之一,在这种机制下,通过购买减排配额等方式,发达国家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而发展中国家由此获得实施减排项目的资金、技术。目前,中国进展“比预想的好”。

  世界知名救援组织乐施会不久前发表报告,呼吁富国应为全球气候变化埋单。乐施会说,不发达国家自身排放量不大却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发达国家至今以援助形式向全球49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总数仅约4800万美元。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