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改委拟出台四项措施 生物产业腾飞在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8日 13:47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2006年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及2007年政策建议》报告指出,2006年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5536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生物制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18亿元,增长21.7%;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产值448亿元,增长27.42%。与此同时,生物产业2006年还呈现出产业化与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国际合作加快发展步伐、产业集聚加快推进等特点。 但是,我国生物产业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经济效益较低,成本上涨和药价下降双重压力,使生物医药产业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生物质原料供应能力低,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快速发展的原料瓶颈制约问题比较突出;生物产品管理、政府采购、投融资与财税政策等问题日益突出。 发改委表示,要加快出台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改委同时建议,要加快组织实施生物产业重大专项,引导生物产业高水平、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机制。 银联信分析: 一、2006年生物产业发展特征 首先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06年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5536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生物制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18亿元,增长21.7%;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产值448亿元,增长27.42%。随着国家对生物农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转基因棉花、生物农药、畜禽疫苗等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显著。其中,全国生物技术棉花种植面积已超过6100万亩,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75%,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增强,生物农药年生产总量达到12万吨。生物能源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成为投资以及国际合作的重点。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已近140万吨。生物基材料经济性正不断增强,品种开发多样化,产量迅速增长,已近10万吨。 其次是产业化与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一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通过验收。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技术产业化示范快速推进。若干以木薯等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产业化示范项目开始筹建,千吨级以上、以纤维质为原料生产酒精的示范项目开工建设。 再次是国际合作加快发展步伐。生物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出口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生物制品出口(以出口交货值计)67.78亿元,同比增长30.61%。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产品出口154.61亿元,增长43.16%。生物农药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 最后是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北京、上海、石家庄、长春、广州、深圳、长沙等省市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度较高、产业带动性强的生物产业集聚地初具影响。 二、生物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先是经济效益较低,成本上涨和药价下降双重压力,使生物医药产业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在市场竞争加剧、原料等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等压力下,必然导致生物医药行业经济效益下降,企业亏损面扩大,将直接影响医药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也会迫使一些国内大型医药企业开始选择走合资的道路,生物医药自主发展能力下降,产业安全存在重大隐患。 其次是生物质原料供应能力低,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快速发展的原料瓶颈制约问题比较突出。我国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产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从当前看,制约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原料短缺,加快培育生物质产业专用植物新品种,发展木薯、甜高粱、麻疯树等非粮植物,开展产业化示范,实现原料供应多元化,是当前我国生物能源、生物质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最后是生物产品管理、政府采购、投融资与财税政策等问题日益突出。发展生物产业的社会效益远高于产业自身的直接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群体正在迅速形成。需要进行正确引导和扶持,特别是加快建立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投融资环境、市场环境,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解决新兴生物产业发展面临的融资困难、产业技术发展滞后、初期成本高等突出问题。 三、2007年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生物产品市场将会快速增长。从国际环境看,发达国家生物产业制造业和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将加快我国转移。预计2007年我国生物产业工业产业将会继续保持17%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把握当前有利时机,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加快出台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要加快金融创新,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推动贷款担保机构发展,着力解决生物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要对以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等产品进行适当补贴,制订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三是要加快培育生物产品市场,完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要加强生物产业发展的统计分析,监督生物产业发展的趋势,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加快组织实施生物产业重大专项,引导生物产业高水平、规模化发展。一是要围绕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要根据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需要,加快产业化步伐,促使生物医药高水平发展;三是要充分利用荒草地、盐碱地等边际性土地,开展以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生物乙醇、生物柴油产业化示范,为我国生物能源提供技术支撑。四是要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降低成本为重点,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示范,加快推进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基绿色化学品等的发展。 再次,加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机制。在行政性降低药品价格的同时,要研究解决价格虚高的根本办法。要加快药品垄断经营和新药审批改革等问题,必须从药品生产、流通、价格等环节进行综合治理、统筹考虑,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产品,大力提高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最后,关注医药合资企业独资化的趋势。跨国企业正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进入我国医药领域,这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跨国企业有可能形成一个从生产、研发到流通的比较完整的体系,使我国制药企业面临更加严酷的市场竞争。 四、银行信贷机会投资提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发展生物制药业是一个艰巨的经济系统工程。由于我国财力不足,银行贷款以稳健性为首要原则,高风险的生物制药业,常常是这种资金需要回避的,这就需要银行业提供大力支持。 一是融资支持。根据国际经验,生物制药企业在创业阶段以风险资本为主,随着企业的发展成熟,普通权益性资本开始增加,达到生产销售的规模经济以后,开始吸收债务性资金如企业债券和银行贷款。我国的风险投资体制尚未健全。目前我国共有各种科技信托投资公司、科技信用社及风险投资公司80多家,有投资能力35亿元,但目前这些机构并不以风险投资为主要业务,如科技信托投资公司和科技信用社。投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且这些机构的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是财政拨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缺乏企业资金和机构资金,因而对风险偏好较弱,资金多投向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企业,真正的风险性创业投资较少。 银行可以凭借拥有的行业分析专家,了解当前和将来生物技术的重大变革及投资的可行性,运用其在国内外融资的专业技能和广泛的信息渠道,在企业创业的初期引入长期性权益资本,并与企业和管理层保持密切联系,甚至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以获取资本收益。当企业进入正常发展期和成熟期,银行可以凭借做资产重组和收购兼并财务顾问的丰富经验,帮助企业上市,或进行债券融资,同时实现风险资本收益。 二是并购支持。生物技术产品市场价格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生物制药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保持优势,除了重视技术开发、降低成本增加投入、开拓新产品市场以外,必须走资本运营的捷径。针对生物制品重复生产、规模不经济的现象,通过并购行为,企业可以获得所需要的产权及资产,对生产资本进行补充和调整,实行一体化经营,达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在保持整体产品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在各企业实现单一化生产,达到专业化生产的要求。 针对生物制药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开发时间长的特点,通过收购,可以节约开发投入、降低投资风险、利用现成的科技人员和设备、缩短投资回收期,经过兼并收购,收购者可以利用被收购企业的市场地位,如现成的行销网络,及其与当地客户及供应商多年以来建立的信用,使企业能马上在当地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银行可以凭借其在财务、法律、金融、资产评估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为企业兼并收购等提供一揽子方案,利用其与上市公司的良好关系,为收购公司提供所需上下游公司的产品链和技术链,并帮助股权转让的顺利实现。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