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欧盟欲设限中国鞋类 中国鞋企或美梦落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8日 13:44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欲在欧盟市场上大有作为的中国鞋类企业很可能“美梦落空”,欧盟部分国家的鞋业协会正酝酿用“反倾销”或“特保”手段来阻止中国鞋类进入欧盟市场。

  目前,意大利鞋业协会已向欧盟委员会提出对中国鞋类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申请,提议得到葡萄牙和希腊相关产业界的呼应。中国轻工商会表示,为此已同欧盟有关协会进行了几个月的沟通。由于涉案金额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中欧双方十分谨慎,最终是否立案将在明年2月初揭晓。同时,中国轻工商会已向鞋企发出预警,并就如何应对“反倾销”和“特保”,对企业进行了两次培训。

  

商务部表示,目前未收到欧盟官方有关反倾销的正式通报,此事一直处于“民间交流”阶段,预计欧盟更可能使用“反倾销”手段。

  中国鞋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钟童山表示,协会与欧洲鞋业联盟有过几次沟通,表达了希望欧盟放弃对中国鞋类反倾销的立案申请。由于最终结果仍不明朗,协会已提议企业开拓俄罗斯、南非等新的出口市场,并建议企业赴欧盟与当地鞋商进行合作。

  据中欧之间的入世协议,明年元旦起欧盟将取消对中国鞋类长期实行的配额制度,并降低进口关税。这本是中国鞋企大展拳脚的绝好机会,但出于对中国鞋类将大量进入欧洲市场的担忧,欧盟部分国家的制鞋商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手段。

  若欧盟最终使用“反倾销”手段,更可能是针对皮鞋、旅游鞋等产品。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鞋类生产国和出口国,世界上近70%的鞋产自我国。包括皮鞋、布鞋、胶鞋和塑料鞋在内,去年中国鞋类出口总额达125亿美元,其中皮鞋占60%以上。列前三位的市场为美国(42%)、欧盟(16%)、日本(8%)。在皮鞋行业,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达1.8万家,主要集中在浙江、

福建等省;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有2700家,这些企业拥有136万名从业人员。

  银联信分析:

  一、倾销、反倾销简介

  倾销是指在世界市场上以低于正常价值得的价格向某一国进行出口。倾销不是随便就能裁定的,需要专门的组织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调查,正常价值一般就是国内销售价格或成本价,但是由于中国不被认为是市场经济国家,所以对于中国经常采用第三国的价格,比如印度。低于这个价格,并且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的才可与认定为倾销。

  反倾销是政府采取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幼稚产业或者主要支柱产业而对外来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通过这些手段使其进口价格与国际市场拉平,以保护自己国内的产业。在这方面,中国虽然是世界上被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相关国内组织对出口企业的管理力度却并不到位,导致出口混乱,出口商竞相压价,最后反被施加反倾销措施,甚至被缩小配额。反倾销的最终补救措施是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的数额可以等于倾销幅度,也可以低于倾销幅度。

  二、国外对我国鞋类频频采取限制措施

  我国鞋类生产中,大量企业采取代工贴牌方式,缺乏自主品牌,销售渠道单一,从而形成鞋类产品出口以低端产品为主,主要采取“数量规模型”的出口方式,价格成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使我国鞋类产品具有明显的制造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对一些传统鞋类生产国家形成有力竞争,导致各国频繁采用贸易保护措施限制中国鞋类产品进口,我国鞋类出口面临诸多困难。

  反倾销是制约我国鞋类出口的首要因素。欧盟是对我国鞋类采取限制措施最为苛刻的市场:2005年2月宣布对我国鞋类实施“事先进口许可检控措施”;2005年6月和7月对我国产的两个税号的劳保鞋实施反倾销调查;去年1月做出拒绝给予中国13家鞋类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决定,认为中国“低于成本”的皮鞋损害了欧盟制鞋商的利益;自2006年4月7日起,开始执行对中国进口皮鞋加征临时反倾销税的过渡方案,税率从4月份起的5个月内从4.8%逐步增加到19.4%;去年10月5日,欧盟理事会批准对中国产皮鞋征收正式反倾销税的方案,从10月7日起分别对中国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与此同时,巴基斯坦、秘鲁、委内瑞拉、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对我国鞋类产品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反倾销已经对我国鞋类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

  鞋类出口还面临苛刻的技术壁垒。输欧的劳保鞋等需要取得欧盟CE安全认证标志,制鞋用皮的PCP残留量要进行严格测定,甚至对发泡剂的含量都有严格限量。

  三、优势鞋类企业分析

  1、技术优势:外销转内销企业

  近几年俄罗斯灰色清关、西班牙烧鞋事件等等使一些以外销为主导方向的鞋企将工作重点慢慢回归到内销。在东南亚尤其是越南廉价鞋的冲击下中国鞋已经在外销市场上逐步丧失其“价格低廉”的传统优势,外销市场萎缩不小。而此次欧盟预计将宣布对中国产鞋征收反倾销税,无疑使中国鞋外销更是雪上加霜。

  此时,国内市场对于这些外销鞋企的吸引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综合分析国内外市场,于是,以外贸为主导的鞋企纷纷转作内销。这种外销转型而来的内销企业大多设计研发能力尚可,且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如果有一个比较不错的市场切入点,并且能够形成声势,相信会成为内销市场的一匹黑马。

  2、渠道优势:新营销渠道的出现

  中国制鞋企业的产能与居民消费数量的相差之大,已使供大于求的形势很不乐观。  在竞争加剧,行业利润进一步稀释,厂商之争进一步加强的情况下,国内大品牌难免就会放弃以往采用一线市场作为形象窗口拉动二三级市场的实际销售的做法,转而进入一线市场占领市场制高点以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利润空间。这样,已经具有销售渠道优势的企业就能够获得很好的发展机会。

  3、注重品牌打造

  近年来制鞋厂商开始在宣传手法与传播内容上有所创新,抛开鞋子本身,更多的去宣传一种运动精神,一种文化,找到一个传播核心。有了精神内核的传播已经超出了与代理商沟通的范围,开始与消费者进行直接沟通了。

  目前,鞋企大多没有超越传播的物质层面,依然在强调鞋子本身,就卖鞋而卖鞋。但时代在发展变化,传播的内容也应该有所变化,只有脱离了产品本身去卖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才是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随着竞争的激烈化,将文化、精神、理念作为宣传点的品牌,找到自己的精神内核的公司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