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光大银行财务盘点:等待国家一次性解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 10:19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蒋云翔 “光大银行的问题早已存在,但从2004年才开始暴露。”6月6日,光大银行一位股东回忆。 2004年4月,香港上市公司光大控股(00165。HK)一纸公告,将其拥有21.39%股权的中国光大银行推到了聚光灯下。该公告显示,按照香港会计准则,中国光大银行2004年巨亏45.8亿元。“当时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上述人士说。 艰难控制,2006年不良贷款“双降” 当时光大银行对此的解释是,按照香港会计准则,2004年该行表现为亏损45.8亿元;而实际上2004年光大银行在提取拨备和消化历史包袱前利润达到了51亿元,出现亏损的原因是在2004年提取了巨额拨备。光大银行表示,提取拨备后,光大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超过了70%。 上述股东表示,2003年之前,由于光大银行一直实行的是四级分类准则,提取拨备较少。根据2003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光大银行截至2003年共提取拨备103亿元,当年提取15亿元,2002年提取了8亿元。 记者获得的光大银行未经审计报表显示,2004年光大银行拨备余额为185亿元,2005年拨备余额181亿元,即2004年光大银行提取了82亿元的拨备。而到2006年年中,光大银行拨备余额为192亿元,拨备覆盖率为68.40%。 但2003年光大银行经审计报表显示,当年未分配利润约为4.9亿元,而到2004年,则变成未弥补亏损166亿元,这中间的差额如何说明? 高额的拨备来源于历史问题的沉积。根据2003年经审计报表,光大银行按四级分类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86亿元,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则达到251亿元。根据该行未经审计的报表,2004年年底不良贷款余额265亿元,2005年年底为291亿元,2006年年中为281亿元。 而在2005年,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也出现了数额不小的上升,2005年净增加的不良贷款是17.4亿元。行长郭友在2006年的股东大会上对此的解释是,不良资产部分来自收购中国投资银行的遗留,随着时间推移,清收难度越来越大;另外一部分,是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几个大的项目受到了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影响,比如说对一些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相关的贷款,因为证券业的问题和股市的低迷,急剧出现了大的不良贷款。 “我们这几年一直在艰难地控制不良贷款,2006年实现了‘双降’,不良贷款比例一年会下来一个点。”光大银行一位人士表示。 该人士称,2006年光大银行能做到“双降”殊为不易。由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资产规模扩张受监管机关限制,因此在降低不良贷款率上很难采取扩大分母的办法,主要集中在做小分子上。 关联交易:等待一次性解决 “光大银行的问题主要是历史问题,而历史问题主要包括和光大集团的关联交易问题。”在记者采访中,多位了解光大银行的人士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根据2003年经审计年报,光大银行对光大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贷款合计约47.9亿元,而光大银行为光大集团提供的担保则有可能远超这一数字。 光大银行内部人士介绍,从2000年开始,光大银行对光大集团的关联贷款就全部停下来了,虽然近几年进行了压缩,但是历史上累积下来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数字,由光大银行本身无法完全消化。目前这些关联交易就一直放在那里,等着国家一次性解决。 另有消息称,光大银行与光大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数十亿元关联交易余额在2004-2005年间下降了接近5亿元。 “刨除光大银行的资产问题,它的业务还是可以的。”光大银行一位股东代表说。而光大银行人士亦表示,从2004年以来,在现任行长的领导下,在创新业务和风险管理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以资产总额计算,2003年年底光大银行资产总额3944亿元,到2006年年底其资产总额为5951亿元,增长了50%,其增长率并不算小。 面对即将来临的重组,上述光大银行的股东表示,由于目前还搞不清楚光大银行具体的财务情况,“三年都没有正式给我们报过财务报表了”,很难做出判断。 之前,广东发展银行重组时老股东按照所占权益进行缩股,但该股东人士表示,由于没有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不知道我们的投资额经过这几年的折腾,还剩下多少权益。如果按照当初的出资额来计算我们应占的股份,这对我们来说是能够接受的”。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