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东方电气集团:科技创新铸就工业脊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 10:13 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6月7日电(记者田刚)重大装备制造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标志,被誉为“脊梁工业”,重装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更代表着我国工业“脊梁”的硬度。自建厂以来,东方电气始终依靠自主创新求发展,与共和国一起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成长为国际知名的装备制造产业巨人。 勒紧裤带研制“争气机” 东方电气的第一个子企业始建于1958年,集团拥有二级企业法人单位21户,下辖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东方锅炉号称三大动力企业,分布在四川德阳、自贡等地,是国家规划的发电设备制造基地。建设伊始,东方电气就把坚持原始创新视为“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骨干企业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 作为“三线”企业,东方电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被限定生产20万千瓦以下的发电机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东方电气艰难起步,自力更生,研制更大的发电机组。集团总经理斯泽夫回忆说,当时国家没有一分钱的投入,也没有从国外引进技术的渠道,东方人勒紧裤带,依靠制造菜刀、榨糖机等产品求生存、筹资金,咬牙苦干11年,终于在1983年研制出东方首台30万千瓦火电机组,东方电气人自豪地称其为“争气机”。 在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上,东方电气最初的几步路走得既艰难,又坚实,随后的天地就越来越宽,“东方电气”与一项项国字号工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先后研制成功龙羊峡32万千瓦大型混流式水电机组和葛洲坝17万千瓦巨型轴流转浆式水电机组,后者至今仍是世界上转轮直径最大的水电机组,成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自主研制成功李家峡40万千瓦蒸发冷却水电机组,采用的蒸发冷却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先后开发出空冷30万千瓦机组和供热30万千瓦机组,至今仍保持在空冷和供热机组技术上的国内领先地位。 国内首台最大容量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示范机组锅炉的制造成功,提升了我国重大装备制造技术水平…… 取天下之长,形成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后,东方电气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与跨国公司合作,引进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形成创新能力,在技术上突飞猛进,填补了多项国家空白。 如果说东方电气早期的自主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迫于国际环境,逼上梁山,改革开放后仍然自觉坚持技术上以我为主的技术创新,则是源于对国家安全的清醒认识。东方电气董事长、党组书记王计说:“真正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核心技术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举世瞩目的三峡电站70万千瓦水电机组是对东方电气的一次巨大考验,这种世界上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是中国急需而又无力生产的。国家决定依托三峡工程引进技术,东方电气作为技术承接者,与国外公司合作生产三峡左岸机组。 能不能通过合作生产真正掌握关键技术?东方电气人用事实作出了回答。东方电气下属的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桥说,公司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作为三峡水轮机的科技攻关、生产制造和技术改造的总协调,为按期生产出高质量机组,公司投资数亿元进行技术改造,修建了550吨级重跨厂房,添置了550吨级吊车、五轴数控镗铣床等一批重型装备,自主创新和核心制造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三峡左岸机组制造过程中,东方电气人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国内率先开发出适用于三峡右岸电站的转轮模型,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右岸机组投标中,东方电气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最终“徒弟打败洋师傅”,获得自行设计制造右岸4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合同。2006年10月,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右岸水轮机转轮发往三峡。 近年来,东方电气的火电、核电、气电、风电产品也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五电并举”的发展格局。 用最优秀的人才撑起中国工业“脊梁” 构建具有东方电气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离不开人才支撑。东方电气董事长、党组书记王计说,东方电气所属企业深居内陆的二级城市,吸引人才有“胎里带”的劣势。2000年前后企业经营困难,每走掉一个技术员,企业领导们都会几天心情不好,比丢掉一个大订单还难过。 据王计介绍,东方电气把建设一支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作为自主创新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形成了“社会、企业、员工和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他们给青年科技人员压担子、压任务,激励他们立足本职干事业、出成果;各企业坚持在分配政策上不断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倾斜力度;实施了科技人员“双晋升”通道,建立了科技进步奖、重大项目奖等奖励机制。 人才引进与自我培养有机结合。东方电气申报组建了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和东方锅炉三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使之成为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年来,东方电气科技创新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保持在4%左右,科技创新投入年增长40%以上。近几年的新产品产值率始终保持在50%-60%之间,在自主创新强有力支撑下,东方电气年年高速发展,2006年发电设备产量达到2992.5万千瓦,连续三年在产量上名列世界同行前列。截至2006年底累计生产发电设备1.4亿千瓦,相当于全国装机总量的四分之一。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