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种植减少加上出口扩大 广东中药材涨价逾两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6日 01:01 信息时报

  中药材淡季却购销活跃

  时报讯 (记者 何雪峰 通讯员 田志峰) 受上游货源收购价一路走高和下游市场需求量增加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一直代表着“平价”的中药材价格,今年以来也开始一路走高。昨日,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调查数据显示,今年1~5月,广东中药材价格水平累计上涨了24.6%。这意味着,今后人们到药房“抓药”时要多掏银子了。

  5月同比涨价逾四成

  调查发现,今年前四个月广东中药材零售价与去年同月相比,分别上涨了15.5%、16.9%、20.9%和27.5%;而5月的零售价继续走高,月环比价格水平在4月上涨6.1%的基础上再次上涨11.4%,月同比价格水平涨幅达42.4%。受此影响,1~5月,广东省中药材价格水平累计上涨了24.6%。

  在汕头,调查规格品中约有九成是上涨的,其中5月中药材价格同比翻了一倍,较4月上涨了19.3%;而珠海,5月中药材价格环比也上扬了15.7%。

  在进货价格上涨的压力下,梅州部分中药材价格也出现上扬,其中党参价格比上月上涨25%,当归上涨39.3%,菊花上涨33.3%,黄芪上涨8.7%,致使当地中药材价格上涨19.4%;而河源的当归价格,4月则已由40元~50元/千克上涨至100元~120元/千克,涨幅高达140%~150%。

  种植减少是涨价主因

  据分析,导致近期广东中药材涨价的原因,除了近年来家种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外,社会需求量增加、中药材出口扩大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药材种植业生产成本和工时费等劳动力价格纷纷上调,最终也拉动了中药材价格的上涨。

  按照历史惯例,中药材购销进入淡季后,购销量显著减少,

药价也应该平稳下来。但业内人士认为,今年药材市场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因此目前部分中药材价格持续看涨的趋势仍值得关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