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慈济更名慈铭闯全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 00:20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刘洋

  慈铭正积极探讨国内外保险公司的深度合作,推广“管理式健康体检模式”

  对绝大多数公司而言,要放弃一个已经使用了5年之久,并在业界首屈一指的“牌子”,是件痛心疾首的事情。但这对刚刚换了名字的慈铭集团(原慈济集团,下称“慈铭”)来说,或许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2007年3月,在公司成立5年之际,北京慈济健康体检连锁机构(下称“慈济”)正式更名为“北京慈铭体检”,同时宣布了其2007年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地新开设11家体检中心的计划。

  “其实两年之前我们就启动了更名的计划,只不过现在的时机更加成熟了。”慈铭总裁韩小红对《财经时报》记者说。

  扩张

  慈铭是中国最早开拓“面向健康人”的体检市场,并且是在此领域规模最大的专业健康体检连锁机构。

  自2002年3月28日成立至今, 短短5年时间内,慈铭在北京、上海、浙江、辽宁等地开设了22家连锁分院。这其中,拥有上千名医护精英的7家北京慈铭连锁店,2006年体检人数便已达40万人次。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即便是在人口稠密的北京,每年有40万人登门照顾自己的生意也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如果40万人站成一个队列,足可以从北京排到百公里外的天津。

  “我们的客户中,7成以上属于团检。他们中包括IBM、可口可乐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 韩小红说,“现在,慈铭体检量每年都在以60%-70%的速度增长,这个市场是非常惊人的。”

  韩小红认为,我国健康体检产业将在未来5年内得到迅猛发展,并迅速达到数百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在这个行业兴起的过程中,任何发展速度都不会显得过于夸张。

  “2006年,仅北京市开展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就有500多家,体检人数超过500万人次,占北京市总人口(1382万)的36.2%。许多资质不健全、设备简陋的小医疗机构分散了这一庞大的市场。”韩小红认为,慈铭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拥有更多的连锁店面。这其实也是“慈济”更名为“慈铭”的原因。

  据韩小红介绍,公司原有品牌“慈济”在台湾慈济基金会等各行各业广泛使用,上海地区甚至出现了恶意抢注。这使“慈济”品牌不利于被识别,也使“慈济”品牌在全球和全国注册

商标保护受阻。对有意扩张的韩小红来说,更名在所难免。

  “‘慈济’更名‘慈铭’,但企业宗旨、企业性质不变,营业地点和医护队伍不变,运营管理流程、体检质量和体检服务控制模式也不会改变。”韩小红十分坚定地说。

  合作

  事实上,慈铭一路走到今天并不算顺利,究竟该怎么经营、该与谁合作,一直困扰着韩小红。

  韩小红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后来任解放军总

医院(301医院)肿瘤科医师。但韩小红自家位于北京潘家园的小诊所改变了她的人生。

  “那时家里开的慈济门诊,每个月都要赔上五六万元,甚至十多万元。而我当时的工资只有几千块钱,根本补不上窟窿,所以干脆辞职自己做。”韩小红说。

  韩小红认为“非典”是老天爷给她的一个机会,这并不奇怪。2002年韩小红第一家慈济健康体检机构成立后,生意一直不景气。

  “从2003年初的‘非典’开始,人们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店里也开始‘人满为患’。到8月份,我们的第二家店开业,体检的对象也由个人发展到大公司、大集团客户了。”

  凭借独特的市场定位和成熟的营销模式,慈铭引来各路资本分食。2004年,鼎晖国际投资公司出资3500万元人民币获得慈济40%股权,双方于当年10月,成立了北京慈济医院管理公司。此后,国内外数十家风险投资机构纷纷找上门来。

  “我们现在正就合作的事情同一些投资者谈判。”韩小红说,“但我们倾向于有渠道、有资源的战略合作伙伴。”

  据介绍,2006年,在英国驻华大使馆的促进下,慈铭体检已经组团赴英参观了全球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之一——英国保柏公司(BUPA),双方表示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慈铭将积极探讨国内外保险公司的深度合作,推广由慈铭首倡的健康管理嫁接医疗服务、健康保险的‘管理式健康体检模式’。”韩小红说,“而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与慈铭的合作,获得我们数以万计的客户资源,这是个共赢。”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