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单位GDP能耗为何不降反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09:57 中国电力新闻网

  本网综合报道

  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升0.8%

  据新华社讯记者1日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的《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公报》说,上半年,全国煤炭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上升5.5%,石油石化行业上升8.7%,有色金属行业上升0.4%,电力行业上升0.8%;钢铁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2%,建材行业下降4.5%,化工行业下降5.0%,纺织行业下降5.5%。

  “总的来看,当前各地区、各主要行业节能降耗形势仍不容乐观,完成今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仍十分艰巨。”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要求,认真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及十大节能工程,抓好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完善节能保障机制等项措施,努力实现全年节能降耗目标。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的目标,其中,今年的目标是下降4%左右。上半年我国能耗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实现全年节能目标面临严峻挑战。

  

单位GDP能耗为何不降反升?

  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

  为什么全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

  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2010年单位GDP的能耗要比“十五”末期下降20%,折合到今年上半年,单位GDP的能耗应该下降2%。

  遗憾的是这份公报只提供了煤炭、石油、石化等行业的能耗数据,而没有提及各省的单位GDP能耗状况。

  今年6月底,国家第一次发布能耗公报,通报了2005年各盛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那次的数据显示,全国单位GDP能耗宁夏最高,广东最低。据悉,这份公报的数据将作为计算“十一五”时期各地区单位GDP能耗等指标降低率的基数。这标志着各地经济增长中能源耗损状况进入量化、公开化的阶段。一周前,各省市、自治区政府与国家发改委签订的“十一五”期间能耗削减责任状也是以那次公报为准。

  今天的公报没有提及各省上半年万元GDP能耗与2005年的数字有了怎样的变化,只是说,“从主要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看,煤炭行业上升5.5%,石油石化行业上升8.7%,钢铁行业下降1.2%,有色金属行业上升0.4%,建材行业下降4.5%,化工行业下降5.0%,纺织行业下降5.5%,电力行业上升0.8%。”

  为什么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

  一周前的全国节能工作大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的说法是:一些地方和企业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和规模扩张,对节能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节能法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执法主体不明确,惩戒乏力;节能投入不足,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机制还没有形成;节能管理队伍建设、统计和计量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全社会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节能意识不强。

  尽管此次能耗公报并没有提及各地能耗的变化情况,但在一些专家看来,一些地方对GDP扩张的冲动是能耗降不下来的根本之源。

  一位专家说,根据我国经济的特点,一般在“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都会有个追求开门红的“开局效应”,这个五年也不例外,一些地区出现了投资和建设热潮,加之今年煤电油运的供应势头不再吃紧,部分被中央三令五申禁止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又悄悄溜了出来。

  面对今年严峻的节能形势,马凯明确表示:“将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国家发改委已与30个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

  据悉,有关部门正在商讨将能耗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作为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内容,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GDP能耗降低目标评价考核的实施办法。

  关于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国家统计局负责人曾表示,国家将每年向社会公布各地区GDP能耗等指标;每半年向社会公布各地区GDP电耗、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每季度公布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等指标。各省级政府也要建立本地区GDP能耗的公报制度。

  国家发改委强调,各方面都要把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监测的重要内容。(中国青年报)

  

  专家称实现全年节能目标比较难

  上半年能耗升0.8%下半年需降耗10%

  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引人关注的能源公报在推迟了数天后终于公布了。这个数字一出来,就有专家提出,要完成今年降耗指标任务艰巨,困难重重。

  “在上半年能耗水平已经上升0.8%的情况下,要想实现今年全年降耗4%的目标,就意味着下半年的能耗水平要降10%左右才行,就好像钱本来没还,却又开始欠钱一样,(要还请欠款)肯定会比较困难。”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胡少维说。

  8月1日,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全国能耗指标。从各行业的能耗情况看,能耗上升的几乎都是生产能源的行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煤炭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上升5.5%,石油石化行业上升8.7%,电力上升0.8%,钢铁下降1.2%,有色上升0.4%,建材下降4.5%,化工下降5.0%,纺织下降5.5%。

  对此,胡少维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在现阶段我国各行业的节能降耗行动中,政府的行为还没起到作用,价格因素在主导着企业和行业的行为。由于能源价格上涨,钢铁、化工等耗能大户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就会花大力气进行节能;而与之相反,能源生产行业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利润增加,所以没有动力去精打细算地节能降耗。

  一个让人意外的地方是,备受关注的上半年各省市区的能耗指标此次没有公布。据知情人透露,“这可能是由于各地对公布地区能耗指标意见很大,所以进行了规避。”

  胡少维认为,公布各地能耗指标很有必要。他说,现在我国衡量经济的指标有两个,一是GDP,一是能耗,从某种角度来说能耗更重要。“既然各地的GDP都可以公布,那为什么能耗水平就不能公布呢?从经济转型的角度来看,中央应该给地方更大的压力,最好能每个季度都公布一下,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胡少维还说,地方能耗水平的公布应该不仅公布绝对能耗水平,还要公布降低能耗的水平,好让各地自身进行纵向比较,就像各地既公布地区GDP总量也公布同比增长速度一样。这样就能够保证对各地节能降耗工作有一个比较公平客观的评价。

  对于今后我国节能降耗工作的展开,胡少维建议,应该针对此次公报暴露出来的耗能大户就是能源生产行业本身这一问题,重点对这些行业进行节能治理,应该向其征收能源税,从而提高开采能源的价格。“降低能耗可以迅速见效的手段就是控制价格。”

  但这还不够,要想节能降耗,还要提高各界的节能意识,同时提高节能技术水平,促使产业结构升级。胡少维说,这些手段将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经济的集约增长,但需要一定时间。

  此外,关于节能降耗的理论研究也有必要进一步开展。胡少维说,我国现在进行节能降耗,只能靠开展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这类活动进行,属于行政手段。用行政手段进行调控,不仅成本高,而且收效差,所以应该多用市场手段促使企业自觉节能。然而在这方面,我国乃至全世界进行的研究都比较薄弱,还有待加强。 (经济参考报)

  [评论]

  直面严峻的节能形势

  今天的GDP能耗公报给我们带来的感觉是沉甸甸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5年节能目标是,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节能目标是,单位GDP能耗要降低4%左右;而现实是,上半年能耗不降反升。虽然同比只上升0.8%,但这个对比仍凸显了我国节能形势的严峻!

  为实现节能目标,今年以来已经有不少新举措出台。例如,我国GDP能耗公报制度问世,并于6月首次公布了2005年分地区的单位GDP能耗情况,今天又公布了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公报;为了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办、国家统计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在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9个重点耗能行业组织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有关部门编制了《“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国家发改委安排了5.4亿元国债资金支持98个重点节能项目;前不久,国家发改委还与地方及中央重点企业签订了45份节能目标责任书。

  这一系列重大举动,为全社会营造了节能降耗的良好氛围。但是,为什么节能降耗的进展仍然不尽如人意呢?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单位GDP能耗数倍于发达国家,这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而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从工业内部结构看,高耗能行业的比重大,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行业比重低。因此,节能要取得明显成效,首先要提高第三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的比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济结构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形成,其调整也必须假以时日。由此,我们要认识到,节能降耗对中国来说,任务非常艰巨,道路非常遥远,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和相关措施。

  除了结构问题,观念问题也应该重视。关于节能的重要性,应该说中央政府强调的很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也已广为人知。但全社会的能源忧患意识,特别是地方政府对节能问题的重视,仍然有待强化。我们不难看到,目前,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还没有完全转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而企业在热衷于投资上项目时还缺乏节能意识。虽然国家已经开始分解节能指标,并与地方签订落实目标的责任状,但一时还很难看到效果和制约作用。在全民参与节能方面,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消费理念还没有普遍建立,节约型消费模式还没有形成。

  我们必须直面严峻的节能形势,但我们也没有理由悲观。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说明我们节能的潜力很大。也就是说,通过增加投入以及推广运用先进技术等方面的主观的努力,节能是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当然,做到这些需要从法制建设、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等方面整体推进。值得乐观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节能问题高度重视,重大举措和政策一个接一个地推出,国务院又即将下发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只要我们明确目标,坚定步伐,狠抓落实,节能工作一定会开创新局面。 (人民日报朱剑红)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