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品牌药与药店博弈升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 09:49 大洋网-广州日报

  

品牌药与药店博弈升级

品牌药频遭海王星辰撤柜 摄影 周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海王星辰相继将诸多品牌药撤下柜台,换上其自有品牌产品。据悉,目前海王星辰自有品牌药品已达1000多种,占其销售品种的40%以上。品牌药与零售药店终端之战再度升级。

  目前不少零售药店都在效仿海王星辰这种模式,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过度经营自有品牌的做法可能带来高风险,能否持续获利仍有待市场考验。

  文/本报记者 黄佩

  品牌药频遭海王星辰撤柜

  据悉,整个2005年,品牌药企业都被高达20多种终端拦截方式弄得焦头烂额,2006年海王星辰的做法无疑使品牌药与终端之间的博弈又升一级。

  有消息称,海王星辰最初只推出二十几个自有品牌产品,销售比例不到1%,但在去年10月份开始加速,自有品牌大量上架,到今年年初,自有品牌数达到了惊人的1000多种。

  据悉,海王星辰已将发展自有品牌药品作为2006年的主要战略,并从去年开始大力改革原有的采购体系,今年初开始实行联合采购,同时筛选合作厂家,推出自有品牌产品。

  广州一位连锁药店老板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开始,为了保证自有品牌药的独家销售,海王星辰开始对其旗下分店销售的品牌药进行清场,在深圳,每次都是将一大批的品牌药在其1000家分店分批进行撤柜,主要针对感冒药、外用药这些用量比较大的品牌药。据悉,目前西安杨森、施贵宝等企业都还没和海王星辰签署今年的促销推广合同。

  自有品牌药成药店新暴利

  一方面是对品牌药的打压,另一方面却是海王星辰自己的药品不断进来。据悉,目前海王星辰除了有“海王星辰”这一自有品牌之外,还有“潜龙”等多个品牌。记者在海王星辰药店看到,“潜龙”等品牌的药品都被陈列在最好的货位上销售,而芬必得、新康泰克等品牌药却被放到了货架底层。

  昨天本报记者致电海王星辰总经理钱舜尧求证,他说已经离开了海王星辰,不过他称上述做法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本报记者又致电海王星辰负责媒体的钱然亭,对方称“我们没有把品牌药下架”,然后就说要开会,挂断了电话。

  对海王星辰的新战略,广东金康药店总经理郑浩涛表示,药店推出自有品牌药是一个大趋势,主要还是为了追求利润。据悉,品牌药对终端价格控制较严。几年的药店价格战中,品牌药已成为各个药店降价促销药品的首选。而自有品牌药则利润惊人,少的也在60%以上。

  据郑浩涛介绍,海王星辰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药店大力经营自有品牌药品以来,海王星辰的利润增加了5倍。

  而据全家福大药房总经理肖垚介绍,目前很多药店都开始效仿海王星辰,或搞自营品牌药品,或与一些小药厂签订独家代理合同,使该药厂生产的产品只供该药店销售。这些药以中成药为主,利润高达70%以上。

  如果大批药店复制海王星辰模式,那对品牌药来讲将遭遇“大风波”。也许这可以刺激一些品牌药低下高贵的头颅,以更多的利润回补给药店。

  开发自有品牌要有度

  药店经营自有品牌在目前药品零售市场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确实是一条提升利润的出路。“但是如果这个度把握不好,对药店来讲无疑是杀鸡取卵。”郑浩涛称。

  郑浩涛的话不是毫无根据,因为海王星辰在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销售下降了15%。因为太多自有品牌的药品存在可能会减少客流,消费者会觉得这个药店很不值得信赖。他表示,目前海王星辰也正在对这种模式进行评估。

  他称,屈臣氏目前的自有品牌只占25%左右。药店的自有品牌最好的比例就是20%左右,这样才能在原来利润的基础上提升2.5倍左右。高于这个比例是很危险的。

  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消费者都对药店过多经营自有品牌药品表示担心。“这对消费者来讲也是一种不公平。”市民叶先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