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行业专题--石油业 > 正文
 

第四次石油危机逼近 须警惕对冲基金推波助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 16:01 中国新闻网

  

第四次石油危机逼近须警惕对冲基金推波助澜

  国际石油史上第四次“危机”正在逼近:7月5日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其中纽约市场8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收盘价格更是创下1983年以来新高。油价的上涨再度敲响警钟,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中新网7月7日电 据上海

证券报报道,国际石油史上的第四次“危机”正在逼近:5日国际市场
原油期货
价格大幅上涨,其中纽约市场8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收盘价格更是创下1983年以来新高。油价的上涨再度敲响警钟,
中国经济
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专家指出,对冲基金对高油价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政府应警惕这一问题。

  历史上,国际石油价格曾有过三次大涨:第一次发生在1974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当时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第二次发生在本世纪80年代初,石油价格从197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最高涨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第三次是1990年的海湾危机,石油价格增加了近一倍。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师牛犁告诉记者,由于在前三次危机中,中国的石油需求完全能够自给,所以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而正是在这三次危机中,欧洲国家完成了对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机制的建设,其抵抗高油价的能力已经显著提高。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的“危机”和前三次明显不同。牛犁表示,前三次的石油大涨,是一种“危机式”涨价。而这一次的涨价,却是一种“无危机涨价”。

  BP日前在北京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可供生产40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能源资源将在未来被发现。石油资源并不是实质性短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指出,目前的高油价决不是由石油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大量信息表明,是对冲基金在推波助澜,政府目前应该警惕这一问题。(李雁争)

  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年-1974年)

  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上涨了4倍。石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学家的估计,那次危机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了4.7%%,使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则下降了7%%。

  第二次石油危机

  (1979年-1980年)

  伊朗爆发革命而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使石油日产量锐减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骤升,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估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大概下降了3%%。

  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

  当时爆发了海湾战争。专家形容海湾战争更是一场石油战争。当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落入萨达姆手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蒙受灾难。对美国而言,海湾石油是其“国家利益”。当时油价一路飞涨。3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涨到突破40美元。不过,这次高油价持续时间并不长,与前两次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