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版图上的电力——江苏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09:40 中国电力新闻网 | |||||||||||||||||
调整经济音符
本网记者管永生
沿着沪宁高速公路向上海进发,在两个多小时的行程中,镇江、常州、无锡、江阴、苏州、昆山等城市的指示牌,在视线中接连闪过,就像是江苏经济乐谱上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令人砰然心动。无疑,这串音符是江苏经济的高音部,快速而激越。 苏南是江苏经济发展中的亮点,令世人注目。然而,GDP的增长速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调整经济发展的方式写上了江苏的日程表,或许“吴侬软语”式的低回婉转旋律,更能体现经济与社会的琴瑟合鸣。 高昂的前奏 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江苏是聚光灯下耀眼的明星。2002年,江苏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成为继广东后全国又一个GDP超万亿元的省份。从那时起,人们的目光就开始从“珠三角”移向“长三角”。江苏省这一次是以经济强省的身份,而引人注目。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江苏从来就是一块不甘寂寞的土地,政权的更替,让省会南京赢得“六朝古都”的别号,至今仍被南京人津津乐道。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又曾使扬州经济傲首东南,名扬宇内。“苏常熟,天下足”。江苏省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地位让举国上下瞩目。 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诱人的投资政策,迅速引来八方来客,经济发展高歌猛进。当时,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江苏省与其他内陆省份一样安静。然而,大街小巷里,雨后春笋般的粤味生猛海鲜饭馆,分明昭示着江苏人按捺不住的财富鼓噪。 十多年前,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以上海为区域中心带动“长三角”发展。当时,在“苏南 苏州的小桥流水,让人留连忘返。然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并不能让“急功近利”的外方资本心甘情愿地踏过重重叠叠水,曲曲折折桥。于是,苏州人斥巨资修建了一条直达上海虹桥机场的高速路。这一聪明的举动,让人难以分辨虹桥是上海的,还是苏州的,抑或虹桥就是虹桥,它只是一个“三岔口”上的驿站,下一步的走向由你而定。 在苏州人不懈的努力下,外方资本长驱直入,集结苏州。有人开玩笑说,现在苏州的大街上,操着本地话与你擦肩而过的也许是位台商。 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苏州GDP增速位列“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之首,在全国大中城市GDP排行榜上居第四位,名列上海、广州和北京之后。 同处“长三角”的腹地,苏州经济的一飞冲天,在苏南地区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于是,苏州以引进外资点燃“经济引信”的做法,引来了江苏各地乃至全国效法。与当年的“温州模式”一样,苏州的“外资模式”再次成为推进地方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在“长三角”的城市群中,江苏沿江八市———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引进外资总额独占鳌头。有人认为,没有外资就没有苏州的今天,没有“苏州模式”,也就没有江苏省的今天。从某种意义说,“苏州模式”成就了江苏经济,成就了“长三角”经济。 寻找发展的韵律 就像青春期的孩子一样,成长总是伴着烦恼,江苏省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引来各种议论。有人认为,尽管江苏的GDP增长快,但人均收入与GDP大不相称,增幅远远低于GDP增幅,老百姓从引进外资和经济增长中得益不多,属于典型的“只长骨头不长肉”。 更为重要的是,在“长三角”经济结构中,江苏一直扮演着国际工厂的角色,承接着上海、乃至国际制造业的转移。然而,国际产业资本遵循着性价比最佳的迁徙路径,从国外到中国,从“珠三角”至“长三角”,尽管有章可循,但又有谁知道他们的下一个“栖息地”将在何处?一旦外资转移,对外资依赖性极强的江苏经济何去何从? 也许这样的问题提得过早,而最现实的问题是,外向型经济已经使人口众多的江苏省,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首先是资源空前紧张。据了解,江苏省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其中有14个县(市)的人均耕地低于0.8亩的全国警戒线。同时,该省83.7%的能源消费量需从省外调入。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有所下降,一次能源自给率继续下跌。煤、电、油等生产要素供应不足已成共识。 其次是环境承受能力将到达极限。江苏近年来出现水质性水荒,污染十分严重,许多二类水质下降为三类乃至四类。昔日让人不忍还乡的小桥、流水、人家,可能真的要永远成为“梦中水乡”。 尽管这只是江苏经济中的“白玉微暇”,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问题不解决,省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将失去基础,江苏经济交响曲也难以奏出和谐悦耳的声音。 在今年江苏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省委书记李源潮提出了“四优先”的发展方针。他认为,特殊的省情特点和现实的发展需要,决定了江苏必须以富民优先作为发展政策导向,以科教优先作为发展战略选择,以环保优先作为发展价值取舍,以节约优先破解发展约束难题。显然,江苏的决策者已经将科学发展观具体化。 同时,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使得江苏经济腾飞的翅膀变得沉重。与苏南相比,苏北的经济一直抑郁不振,而时势造就的“苏州模式”不可能拷贝到苏北。江苏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沿江、沿海、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的产业带的“四沿”开发战略。一旦成就大事,整个江苏的经济将会“井喷”。 实际上,江苏的省情同样也决定了江苏电力必须走集约发展的道路。曾经经历过的那场“电荒”噩梦,让江苏电力、乃至全社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电力之于经济的作用,也在那场“电荒”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十一五”期间,建立和谐社会的序曲已经在江苏大地奏响,电力或许就是这场合奏中的那把首席提琴,将先行拉响和谐的乐章。 江苏经济春江水暖 电力践行和谐节约 本网记者管永生张耀平通讯员沈伟民
“百日练兵”竞风流。苏通摄 4月1日晚,记者急赶从扬州开往北京的火车,车过润扬大桥,感受到这座气度非凡的现代化桥梁风采:明亮的灯光划破夜空,如长虹卧波。悠悠江水已经与夜色浑然一体,只看见灯光的倒影在水波中跳动,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就像江苏的经济一样,一面是熠熠生辉的经济光环,一面是隐隐约约的潜在危机。 不过,江苏人现在终于确信,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实行节约和集约发展,才是实现“两个率先”的根本保证。 春江水暖鸭先知。无论是作为先行者,还是作为“电荒”的直接受害者,江苏电力都更能深刻领会政府的良苦用心。于是,建设和谐节约的江苏电力应运而生。 噩梦醒来 2003年,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5%,增幅提高1.9个百分点。实际上,当时整个“长三角”的经济都热得烫手。外界评论认为,引热“长三角”的能量是引资和投资,以及以路桥为代表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 就在江苏经济一路高歌时,“电荒”的阴霾开始笼罩在“长三角”的上空。2004年,江苏省最大电力缺口超过800万千瓦,比上年增加一倍多,位居全国之首。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这一句老生常谈的大白话,此刻,让政府、企业真真切切地感到了笃实和分量。面对重多企业的叫苦不迭,江苏省有关领导“一声叹息”:缺电已是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据不完全统计,缺电当年影响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左右。 缺电成了江苏的切肤之痛,也向市场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强大的电能的支撑。一时间,嗅觉灵敏的资本闻风而动,在“长三角”腹地掀起了一股电源建设热潮。 然而,由于投资性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已经令江苏感到了力不从心。而90%以上是火电的电源结构,客观上又增加了江苏省的资源负担。首先是作为用煤大省,江苏的电煤供应问题。其次是作为“世界工厂”,江苏的环境问题。“三高”(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到“三荒”(煤、电、油),江苏经济经历一个又一个考验,可谓“噩梦”连连。走出“暗夜”,江苏期待着一个鸟语花香的早晨。 江苏省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有这样一段话: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大环境保护、修复和建设力度,实行节约和集约发展,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显然,江苏省仍然瞄准着全国经济“领头羊”的目标,只不过他们了换一种“玩法”。 作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圈,“长三角”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让国人无法漠视,而身居其中的江苏电力,在这一次江苏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如何先行,也让业内人士密切关注。 今年3月17日,“和谐节约,电力先行”主题活动在江苏省启动。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江苏省电力公司多年来供电优质服务活动的一个延续。然而,鲜明的活动主题实际上已经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信息:江苏今后的电力发展将走上一条新路。 节约之路 就像四车道的沪宁高速如今被扩建成八车道一样,整个沪宁经济带的电力也在感受着经济发展的脉动。 江阴只是长江边上的一个县级市,两年前,其全社会用电量就突破了百亿千瓦时。而高速路另一边的苏州市,去年全社会用电量更高达566亿千瓦时。地方经济对电力如此依赖,以致“电力打个喷嚏,经济就会感冒”。 在经济大发展的强烈辐射下,江苏电力走上节约发展的道路实际上是一种必然。2002年,中国第一部《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在江苏问世,通过需求侧管理来“弥补”电力缺口的做法,首次在实战中显示出威力。连续四年,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体之一,江苏省电力公司在全省全面实行“错峰用电”,将缺电对地方经济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用真诚的服务留住了在苏投资的厂商。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颢瀚认为,江苏经济发展正处于转换和提升时期。这一时期,难免会遇到障碍和制约因素,只有通过转换和提升才能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和制约因素。 通过需求侧管理,江苏电力似乎已经找到了破解资源与发展矛盾的钥匙。然而,随着需求侧管理的推广,很多专家对缺电状态下的需求侧管理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更像是计划经济下的计划用电。 从今年开始,江苏电力供需关系将出现平衡,江苏需求侧管理是否因此“寿终正寝”,成为人们关注江苏电力如何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节约或是粗放,短期或是长效,人们拭目以待。 2005年8月,我国首个能效电厂项目在江苏省正式启动,确定容量为30万千瓦。此举被认为是江苏省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长效手段之一。与“错峰”相比,能效电厂更注重电能利用效率的提高,通过推动用户采取种种节能措施,减少电力消耗,以达到与建设电厂相同的目的。也就是说,能效电厂是一种虚拟的电厂。 接着,2006年4月,全国节电技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吸引专家聚首苏州的是一种被称作单相配电的新技术。与传统的三相变压器相比,这种变压器具有可靠性高、安装方便、噪音低等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大大降低损耗。据统计,到今年3月底,苏州供电公司安装了1175台单相变压器,仅相应的配电线损就下降了一半。 江苏省电力公司在节约之路上的种种努力,已经让外界隐约地看到一个新型电力发展模式的影子。因而,也让江苏各界更清晰地认识到,面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电力与地方经济一样,必须步入和谐节约发展的轨道。 今年初,江苏省物价局、江苏省经贸委和省电力公司联合下发了“关于明确自备电厂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向省内自备电厂收取三项基金和系统备用费的有关问题;4月底,江苏省物价局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热电联产电厂上网电价管理的意见”,明确按照“以热定电”要求,对热电厂规范管理、合理引导。 “前者的目的是将自备电厂与网内的公用机组放到一个平台上竞争,体现公平,鼓励降耗;后者的目的则是鼓励符合国家热电联产要求的热电企业健康发展。”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解读。 其实,透过这一个通知、一个意见可以发现,其用意都是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最大的一次能源消耗单位———发电企业节能降耗,并通过竞争淘汰高耗能的小机组。 路阻且长 实际上,在江苏经济大船转舵过程中,留给电力转型的时间并不多。半年多过去了,能效电厂项目并未迎来预期中的“成果”。一个新生的事物在充满矛盾的创新道路上小心翼翼地探索,需要太多时间。 然而,时不我待。有关专家已经将一串问题列在了清单上: 首先,相关的配套政策仍未出台,电价政策、贷款发放、税收优惠、产业政策等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所以,项目涉及到的各个主体踌躇不前。 其次,电网企业面临困难。作为电能的出售者,如果没有相关的激励机制使其在节能项目中拿到自己应得的那一份,结果必然是不但得不到收益,反而会因节能而减少了收益,给其经营带来困难。 再次,配套措施不健全。目前,我国在强制推行建筑节能标准这个重大的节能领域上刚刚起步,做得远远不够。此外,还没有全面推行电机电器能效标识系统,节能认证体系也还有待发展,而且节电服务公司或能源服务公司的力量还相对较弱。 如果没有完善的机制,能效电厂无异于画饼充饥,“虚拟”终将转化为“虚无”。而此时此刻,江苏的各个节能主体正在引颈期待道道“令牌”。 同时,对于电源结构的调整,也摆在了决策者的面前。江苏是火电大省,各种各样的“烟囱”分布在江苏经济的“九宫格”上,令决策者在经济发展与和谐节约的问题上伤透脑筋。几年来,江苏省就试图通过发展核电以及新能源来改变失衡的电源结构,但是,由于技术、自然条件等原因,使其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大规模发展。 火电不允许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不可能大规模发展,而高速发展的江苏经济急需电力的支持,怎么办? 所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优势互补,借力发力,或许就是江苏电力和谐节约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若干年前,由江苏和山西携手共建的山西阳城电厂已经证明了这点。 和谐节约,电力先行,只有穿过厚厚的阴云,沉重的翅膀才会变得轻盈。 履行先行责任 助力“两个率先” ———访江苏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费圣英 本网记者管永生;张耀平通讯员沈伟民
江苏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费圣英。周以欣摄 近年来,江苏省电力公司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面对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的困难,千方百计做好增加供应和加强需求侧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各方的用电需求,有力地服务和支撑了江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今年初,江苏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江苏“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是:到2010年左右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江苏省电力公司如何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四个服务”宗旨,更好地履行电力先行责任,为江苏实现“十一五”发展总目标作出新贡献?围绕这一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费圣英。 记者:“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电力公司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着力点在哪里? 费圣英: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中的国有重要能源企业和江苏电力工业的核心企业,面对江苏“十一五”期间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实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江苏公司决定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按照以电网发展带动公司发展,以公司发展保证电网更快更好发展的原则,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抓住企业的根本,努力建设坚强的江苏电网。我们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四纵四横”的500千伏主干电网,重视城乡电网建设改造,促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 记者:如何推进电网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费圣英:战略制胜,规划先导。我们将国家电网公司和江苏省经济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作为公司规划的出发点,坚持以科学的规划为指导,按照江苏“十一五”经济还将快速增长,年电力需求将由2000亿千瓦时增加到3400亿千瓦时左右,增长约70%的规划,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的部署,提出了“四个有机衔接”和“一个重点落实”的电网规划思路和原则。“四个有机衔接”,即与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规划有机衔接;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有机衔接;线路走廊与交通规划有机衔接,尽量沿路架线,以减少土地占用,降低工程造价;13个地级市城市电网规划与其城市发展规划有机衔接,主动将规划及项目建设纳入地方规划之中。“一个重点落实”,即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部署,就特高压电网在江苏境内线路走廊、落点等积极开展选址及保护工作。 记者:“十一五”开局之年已过去了近1/3的时间,这一规划思路和原则的落实情况如何? 费圣英:其实,早在去年,我们就开始落实这一思路和原则了。从电力建设适度超前和贯彻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出发,我们不断优化和完善电网结构,加大电厂送出配套工程建设力度,去年确保了超过总容量1000万千瓦新投产机组的顺利并网运行,并尽量使输电线路走廊与交通规划紧密结合,避开人口密集的城镇和村庄,同时大力推广应用典型设计,推广应用多回路杆塔、紧凑型设备、倍容量导线,优化基础型式、铁塔结构、总平布置等,少占土地,少占通道,少拆房屋。据统计,合计减少土地资源占用3500亩。 我们推进电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得到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去年5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发出“关于加快电网建设的通知”,分六个方面提请有关各方及时解决电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加快电网建设提供了支持和保证;9月15日,全国第一个《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由省建设厅、经贸委审定并作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在全省发布施行,从而圆满解决了大量新建居民住宅区存在的供配电设施配置水平过低可能导致电力可靠供应难以保证的问题;12月13日,全国首个《35千伏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由省建设厅、经贸委联合向社会颁布,将进一步推进客户端变电所建设向安全、节能、经济和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应该说,政府的支持又促进了电网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记者:今年初,江苏公司策划并启动了“和谐节约,电力先行”供电优质服务主题活动。请问,开展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活动的内容有哪些? 费圣英:我们开展“和谐节约,电力先行”主题活动的目的在于,积极响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号召,助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挥电力先行作用,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主动服务于江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于江苏“两个率先”,服务于江苏沿江、沿海、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开发战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内容包括“绿色节能”、“亲情电力”、“惠及乡村”、“诚待电厂”、“强网建设”、“品牌服务”等六个专题,可以说涵盖了我们江苏省公司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我们将通过这项涉及面广、贯穿全年的主题活动的有序开展,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推进,把供电优质服务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平台。 记者:看来,主题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请具体介绍一下“绿色节能”专题活动的内容。 费圣英:坚决落实节约优先的方针,充分挖掘各个方面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对于江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力争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目标的意义重大。这也是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此,我们将向社会宣传科学用电、智慧用电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加快推进能效电厂项目建设,推广绿色节能产品的应用,落实转移空调高峰负荷的措施,重点建设一批行业和节电技术典型示范工程,以此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我们还将从自身做起,大力推进低能耗的单相变压器和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推广应用,计划用三年时间将高耗能的老旧配电变压器全部更换完毕;按照省政府要求,加强对企业自备电厂的管理,用市场手段促使高能耗的小火电厂退出运行。 记者: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费圣英:一方面,加快农村电网发展,今年计划投资20亿元用于农村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目前,公司已出台《农村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据此大力推进农村配电网的标准化建设,推广应用节能型设备,进一步提高农村供电质量。另一方面,以推进农电专业化管理为抓手,加强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农电优质服务水平,共塑“国家电网”品牌。目前已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农电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实施细则,将按照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的管理要求,将城市供电优质服务标准、要求全面导入农村供电所,缩短农村用电故障抢修时间,提升农村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在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的基础上,到“十一五”末,使全省农村全面享受到与城市同标准的用电服务。 记者:江苏省电力公司“十一五”期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确实很重,也很艰巨,但记者相信,你们一定会一如继往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的。祝你们成功! 费圣英: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