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鞋面临欧盟加税定局 正式决定下周做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 07:46 新京报 | |||||||||
预计4月7日起税率从4%逐步提高到19.4% 尽管中欧皮鞋贸易方面的磋商昨天照常进行,但这也改变不了欧盟对中国皮鞋征收反倾销的决定。昨天,欧盟负责此轮磋商的代表欧盟贸易救济司长尼维格已返回欧盟总部。据悉,他在13日与商务部磋商时表示,加税已成定局,此次欧盟官员来华与中国企业座谈,只是最后听听中国企业的意见,并把意见反馈给欧盟。
本次磋商走“过场” 早在2月底,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表示,欧盟已决定从4月7日开始对中国皮鞋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从4%逐步提高到19.4%,正式决定将在征求欧盟成员国意见后做出。消息传出后,商务部和相关行业协会积极与欧盟方面保持沟通,希望欧盟慎重考虑上述决定,并表示近期将与欧盟磋商皮鞋贸易问题。 3月10日,欧盟贸易谈判代表———欧盟贸易救济司长尼维格一行三人抵达北京,并于12日前往我国皮鞋制造出口大省浙江与皮鞋出口企业和当地皮革协会进行非正式磋商。会谈中,中方皮鞋企业代表从企业自身经营实际向尼维格一行阐明了中国皮鞋贸易市场化运作的事实,并希望欧盟慎重决定,放弃征税念头。但杭州会谈未取得重大进展,在反倾销税率和征税决定的问题上,尼维格态度未有任何松动。 13日,中欧双方皮鞋磋商正式举行,在听取完中方代表和企业的情况介绍后,尼维格连连向中方代表表示歉意,但他同时表示,加税已成定局,此次欧盟官员来华与中国企业座谈,只是最后听听中国企业的意见。第二天,尼维格先期离开北京,留下两位助手继续同中方进行磋商。有参与昨天会谈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欧盟对我国皮鞋征收反倾销的主意已定,磋商已经变得没有太大意义。 正式决定下周做出 昨天,中国皮革协会秘书长苏超英对记者表示,尽管欧盟对中国皮鞋征收反倾销税将成事实,但目前欧盟还没有发布最终公告,欧盟对中国皮鞋反倾销初裁的决定也需等到本月20日左右做出,只要欧盟的决定还没有做出,中国皮革协会还将继续依靠商务部,并组织皮鞋出口企业继续游说欧盟决定,希望能对欧盟最终决定产生一定积极的影响。 苏超英同时表示,一旦欧盟对中国皮鞋征收反倾销税,无疑将提高中国皮鞋的出口成本,削弱中国皮鞋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最终影响到出口。 目前,中国皮革协会正按照欧盟计划的征税比例测算欧盟对中国皮鞋征税后,中国皮鞋出口成本将增加多少,将对中国皮鞋出口产生多大的影响等数据,在这项工作完成后,中国皮革协会将相应提出应对对策,以帮助企业应对危机。 反倾销出于政治考虑 此前,欧盟议员、欧洲边境地区协会主席和欧盟区域发展委员会成员兰伯特认为,中国公司向欧洲出口商品具有很直接的影响,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中国的鞋子大量涌入的话,那就会造成欧洲厂家,甚至其他地区如拉丁地区厂家的不平衡”。 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原因,如果中国产品大量涌入,会造成欧盟成员国有关官员的“紧张”。在欧洲国家看来,中国的鞋类产品的涌入,会让很多相关企业面临困境,造成劳动力流失,欧盟当局者也会面临国内的政治压力。 本报记者 李武 温州声音 温州企业否认政府补贴 皮鞋制造、出口企业99%都是民营或合资企业 昨天,温州皮革协会也召开当地皮鞋出口主要企业负责人会议,通报此次中欧皮鞋磋商的情况,并商讨对策。 企业完全按市场化运作 温州皮革协会秘书长朱峰表示,欧盟方面始终认为,中国政府对皮鞋制造企业存在补贴,在用地、贷款等方面对企业都有优惠,这些都是不公平贸易的表现,但中国皮鞋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是,皮鞋制造出口企业99%都是民营或合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从未享受过政府补贴,企业生产经营完全按市场化运作。 对此,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温州鞋虽然销售价格不高,却有十分合理的利润。利润是来自我们的企业能够开源节流、来自于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这就是古话所说的“砍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没有人做”。 加税令双方“两败俱伤” “欧盟是温州皮鞋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欧盟对温州皮鞋实施反倾销将对温州鞋企产生重要影响,但同时也会损害其自身利益。”昨日,针对欧盟即将对中国鞋实施反倾销,周德文表示,欧盟此举将冲击到其制鞋机械、制鞋材料产业和鞋类销售业,并直接会影响到欧洲消费的利益。 据周德文介绍,去年温州出口欧盟的鞋类产品价值约5.34亿美元。但中国鞋企与欧盟不仅仅是出口关系,同时还从欧盟进口制鞋机械和原料。统计表明,我国制鞋业30%的机器、材料购自欧盟成员国。 另外,据德国媒体2月20日的一则报道,如果欧盟对来自亚洲的鞋征收20%的反倾销关税,那么欧盟市场上的鞋价将上涨5%.这样一来,对欧盟市场自身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奥康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吴春悦表示,欧盟对中国皮鞋征收反倾销税,不但是对中国企业的伤害,而且,欧盟的消费者要多花2%的钱为这个决定埋单。 本报记者 李武 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