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有重要份额的外资评级公司目前依然止步于中国国门之外。为了进入中国市场,它们已表示愿意接受任何经营方式
□ 本报记者 钮键军
“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挫折。”标准普尔中国区总裁扈企平无奈地向《财经时报
》表示。
以中国央行官员为首的中国金融界人士一致认为,目前本土评级公司水平低下是造成中国评级体系不健全的主要原因,因此,他们呼吁中国能适时引入外资评级机构。在2005年10月底举行的“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峰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还特别将引入外资评级公司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但在这次会议举办两周后上任的扈企平,依然感觉到进入中国评级市场困难重重:上任后的3个月内,他多次拜访中国的主管部门(一行三会),却依然没有找到进入中国的途径。这种局面,是他申请担任中国区总裁一职时不曾预见到的。
《财经时报》了解到,造成上述困难的原因在于,中国主管部门对于外资评级机构进入还存在着分歧,这使得外资评级机构对进入中国的前景感到困惑。不过,它们似乎已达成共识:一旦政策放开,中国的评级市场将面临着一场规模巨大的洗牌。
茫然的未来
2005年中国债券市场最重大变化之一是引入了短期融资券,截至2005年年底,共发行1424亿元短期融资券。
作为企业债的变通方式,短期融资券也面临着企业债同样的困境——信用等级严重雷同,目前所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利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使得央行非常恼火。央行行长、副行长多次在讲话中对此类现象诽难。在这种背景下,外资评级机构获得了进入人民币债券评级的契机。此前,它们只能担任中国主权评级和中国企业海外债券的信用评级。
但央行对外资评级机构的积极态度并未真正使得外资评级机构进入其梦寐以求的市场。因为在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资质审批权分别掌握在央行、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和发改委手中,它们对于外资评级机构进入中国的态度,目前并不统一。
概括而言,它们的态度分三类:一是外资须与中资评级机构合资;二是中外双方应是合作关系;三是允许外资独资。
没有统一说法的直接后果是,外资评级机构不知如何努力。它们甚至不知道政府公关的主要目标到底是谁。
洗牌倒计时
目前,被中央主管部门认可的中资评级机构为中诚信等5家,同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也有各自认可的评级公司。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共有200多家评级公司。
这种混乱的局面将随着评级市场的改革而消失,尤其是在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后,本土信用评级公司的数量将剧减。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在外资机构主导下,大规模的兼并、收购将开始。据悉,很多本土评级公司都已与外资评级公司接触,商讨未来合资或合作的可能性。
现在预计今后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的格局或许还为时尚早,有一点却可以肯定:中国今后的评级公司数量不会很多,外资公司凭借其经验和影响力,将成为绝对的主力。
在美国,评级公司只有3家;在日本,只有5家,其中3家是外资评级公司或其合资公司。
两大法宝:责任和经验
在扈企平看来,世界三大评级公司(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能够生存下来的主要原因是拥有责任心,具体而言,是有“替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的责任心”。
他强调,标准普尔不会为了获得市场份额,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比如,它们可能会拒评一些公司。
但标准普尔并非在一开始就拒绝为某家公司评级,只有在接触中,合作不愉快的公司才会被标准普尔拒评。因为,“评级师们非常注重感觉,感觉不舒服的评级是很难成功的”。
“当然,如此操作的结果可能是,我们在获得评级执照后,没有任何客户,但我们宁可这样,也不想毁掉在国际上的名誉,毕竟我们是一家国际公司。”
不过,扈企平指出,这种悲观情况出现的几率极低,因为标准普尔在评级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而经验在信用评级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在评级时,评级师手中的资料都是由评级公司提供的公开资料,但资深的分析师依然可以从一个普通的数字中,发现其背后曲折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