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煤炭全面进入市场任重道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08:39 经济参考报

  访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

煤炭全面进入市场任重道远

  在有“水果之乡“美称的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永乐乡石塘村,三位技术员正在检查农民在建的沼气池。

  

十一五期间,贵阳市将在近3年内投入6.5亿元,帮助18.5万可建沼气池的农户建沼气
池,占全市农业人口的58%。高效沼气池的建设不仅实现了变废为宝,节约
能源
,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及观念也得到历史性变革。 本报记者 杨楹 摄

  2006年1月1日召开的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因为发改委取消电煤限价而成为最具“市场化”特征的一届煤炭订货会;同样因为发改委的“抽身”而退,煤电双方在市场化条件的博弈变得更加激烈,“煤老大”高呼涨价,发电企业则齐声说“不”,双方直到10日会议闭幕仍然未签订实质性合同。

  然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认为,此次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决不是像媒体所说的“无果而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会议虽然如期结束,但煤电双方的订货却通过网络继续进行着,截止到1月14日,全部订货和交易量共计93347.04万吨,其中重点62745.85万吨,交易30601.19万吨。

  此次煤炭产运需衔接会是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煤炭订货会”,武承厚认为,其最大“亮点”是电煤价格取消“双轨”制,逐步实现了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者职能的“到位”。

  “首先,政府在市场中的职能‘淡出’逐步到位。”武承厚说,此次会议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始终以“淡出”为宗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销售不进行直接干预,对产运需的协调政策也是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出的,是公开、公平、公正的。

  据了解,此次产运需衔接会在2005年会议提出的“企业可以自主选择用户,用户也可以自主选择煤矿”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以发煤、收款煤矿为供方,接煤、付款厂家为需方,签订合同。除供需双方企业和铁路、交通部门外,其他任何部门、机构和单位一律不得在合同上签字盖章。”武承厚说:“这表明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逐步到位。”他认为,煤炭企业从2006年1月1日起告别了长达50多年的计划经济,真正进入了市场。

  武承厚说,此次产运需衔接会,受

国家发改委的委托,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和济南市政府承办,这表明“行业协会(组织)对政府和企业的服务逐步到位。”据了解,为使煤炭企业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作为煤炭行业的主管部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大会开幕的第二天,就召开了煤炭企业的座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濮洪九,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会长刘彩英,要求煤炭企业的领导务必保持冷静的头脑,客观分析供需形势,加强行业自律,理性对待电煤价格的“并轨”。

  由此而言,2006年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会确实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然而,为什么煤电双方的市场化谈判却“僵持不下”呢?

  武承厚认为:双方矛盾在于电煤价格,原因出在“第三方”干预。他说:“一些电力企业,已经在会前和会议上与煤矿达成协议,有的已经签订了合同,但由于其主管部门的强力干预,致使合同签不成,企业主体地位受到干预,企业有苦难言。这是公开与发改委叫板,期望重演2005年的产运需衔接会上发改委最后对煤矿出台8%的限价政策,是很不正常的!”

  “任何一项改革都涉及利益的再分配。”武承厚说,此次产运需衔接会“衔接”的难点主要是大型电力公司和煤矿,双方都是国有企业,矛盾已久,积怨已深,衔接会进行到后期,已不仅仅是价格之争,而是“计划”与“市场”两种体制、两种经济模式的强烈碰撞。

  武承厚由此慨叹:“煤炭订货改革催人奋进,但煤炭全面进入市场任重而道远。”

  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煤炭市场化?武承厚给出的答案是“加速推进相关配套改革”。一要继续推进中央和地方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煤炭企业全部下放到地方,受地方的管制;而发电企业大多数是央企。这种不对称的管理体制,对煤矿和电力企业的自主行为形成一定的制约。二要继续推进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比如要研究煤炭价格与价值的合理回归;应从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煤、油、气等一次能源的比价关系和社会平均利润,像对农业生产的粮食一样,对煤炭有一个基本保护价。三要继续推进国家对煤炭价格监控的改革。在电价没有放开之前,继续实行“煤电联动”是必要的,但要进一步完善,形成“煤价随着市场走,电价跟着煤价动”的良性长效循环机制。

  “改革是要付出阵痛的,而阵痛过后是新的生命,新的开始。”武承厚乐观地说,煤电企业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信在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后,煤电双方将会成为更加成熟的兄弟,终归要走到一起,成为中国能源的真正主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7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