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 韩晓平
中印能源合作是“利益联姻”,印度可以借中国拉进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中国则可以保障油路安全并方便与英联邦国家的交往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印度石油部长艾亚尔1月12日在北京宣布中印两国已经签署了“加
强石油与天然气合作”的备忘录,双方将在诸多能源领域进行合作,以促进双边的能源合作。中印两个新兴的能源需求大国将进行市场协作,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但英国《金融时报》却在泼冷水:“这场包办婚礼最多是一次勉强的联姻”。
该报认为,中印双方的合作更多的出于政治目的“同床异梦”,而印度甚至还与日本签署有类似协议,合作的前景并不看好。
我不同意中印的能源合作基于政治目的的说法,中印协议完全是一次源自各自利益的优化整合。在过去中印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博弈中,就综合实力而言,印度的石油公司还难以与中国三大石油公司进行竞争,所以多以印度的失利而告终,但是也确实因为印度的竞争增加了中国企业收购的成本。
中国的石油企业在全球竞争中,除了具有市场、人力资源和资金优势外,还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一些伏笔竟然是在50年前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埋下的。1955年万隆会议确定的“五项原则”基础上,中国在第三世界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军,以至于许多拥有资源的发展中国家更加希望中国企业的进入,50年的经营终于开始有所收获了。虽然,印度也是“五项原则”的缔造者,但是它曾在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之间摇摆不定,未能延续在不干涉内政的前提下,对于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与援助,使其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明显削弱。
但是印度对于中国也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优势:首先,在地缘位置上,南亚半岛深入印度洋,可以轻易控制印度洋的各主要海上通道,连接亚洲的马六甲海峡,连接欧洲的苏伊士运河和连接海湾国家的霍尔木兹海峡,条条都是世界经济的大动脉,因而与印度的和平共处对于中国的经济安全将至关重要。其次,印度作为英联邦主要成员国,与许多前英国殖民地国家有着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系,存在更多的合作机制;第三,印度石油公司是一个管理很好,并具有全球意识的能源企业,确实是一个无法轻视的对手。
中印之间的能源合作不仅仅局限在海外并购中,在控制全球油价中和参与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定价中,双方也必须进行资源整合。中国和印度的需求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炒家追逐的主要对象,在他们看来,无论油价炒到多高,最终中国和印度都会来买单。高油价将对两国经济发展造成一系列影响,尤其对更多依靠进口石油并处在经济起步阶段的印度。而由于环境压力已使中国完全没有了排放空间,将不得不扩大对更加清洁的天然气资源的利用,而全球LNG价格的攀升对于处在产业升级阶段的中国经济也将是巨大的制约。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文化非常久远的历史古国,而且都是在多元文化、多民族和多宗教环境下发展自己历史的国家,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在与人合作方面具有足够的智慧和经验。中国和印度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最需要避免的是自相搏斗,这是既得利益国家最希望的一幕。
中印合作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所推动的,所以双方的权益也应该基于市场概念进行分工和分享,在具体案例上也应本着这一原则操作,只有基于利益的合作才能公平和持久。而印度与日本的合作也是出于自身利益,但日本和中国获得石油的方式不同,印度应该明白这一点,中国也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日本而敏感。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010—63073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