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平板彩电业可能全行业亏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21:15 中国产经新闻

  虽然销售额逼平甚至可能超过传统彩电,但国内品牌降价幅度却在30%以上,全年行业利润率也已经降到了1%以下

   CIEN记者 杨娜 北京报道

  “在去年国内平板电视销售突破190万台的基础上,今年国内平板电视市场需求将再翻
一倍半,整体容量有望达到500万台。”这是CIEN记者在参加2006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发展高层论坛时获悉的。1月10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召开的这次年度高级别的平板电视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发布了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研究报告。

  CIEN记者从这份年度报告中发现,2006年国内平板电视与传统显像管彩电的市场价值规模将可能首次接近1∶1,其中大城市平板电视销售额将明显超过传统显像管彩电。据报告预计,今年国内

液晶电视销售预计为396万台,
等离子
电视为104万台。

  市场上的反馈也似乎在印证着这样的预测。1月15日,CIEN记者在北京国美电器一些商场采访时看到,平板电视的销售空间大多占到整个彩电销售空间的1/3以上,有的甚至占到了一半以上,合资品牌和国产品牌均推出了自己的平板产品。

  记者还从国美电器ERP数据了解到,国美平板电视在整体彩电市场销售额所占比重已经从2003年的8.58%增长到2005年的47.35%,增长速度迅猛。国美客服中心向CIEN记者反馈的消息也显示,2006年彩电的消费者家庭比重为16%,其中平板电视的预期购买需求占45.4%。

  但在看似欣欣向荣的市场前景下,却隐含着行业发展危机。“2005年国内品牌的平板电视降价幅度要在30%以上,全年行业的利润率已经降到了1%以下,平板彩电有可能出现全行业亏损的惨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刃波忧心忡忡地对CIEN记者说。

  亏损想从价格上补贴

  去年12月以来,以索尼、三星为代表的一批洋品牌悄然发起降价攻势。CIEN记者在家电市场中发现,索尼将5款

液晶电视产品降价2000元后,其中一款26英寸液晶电视已跌破一万元,三星液晶电视售价则下调10%至30%。

  记者在商场中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合资品牌平板电视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降价,而国产品牌大多采取了推新品附赠品或小幅打折的方式进行促销。

  面对洋品牌的进攻,一向对价格特别敏感的国产品牌为什么没有选择迅速跟进呢?更何况春节将至,正是电视购销的旺季,这些国产品牌的平板电视居然集体挂起了“免战牌”:创维、康佳、长虹、海信、厦华、TCL这些主流国产品牌纷纷表示维持现有价格体系,步调一致形成“保价联盟”。

  一般的思路是认为国产品牌要借新年伊始的短暂旺势重新调整市场定位,开始追求品牌效应。但CIEN的此间观察员却分析认为,目前这些国外品牌挂免战牌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价格调整的销售策略,力图挽回日益丢失的市场份额。

  CIEN记者在与一些国产品牌家电企业老总交谈时,他们也道出了其中的苦衷:这些老总们在2005年年末盘点时发现,尽管全年平板电视销量超出年初计划两至3倍,但这是以平均价格下跌30%换来的,利润空间的压缩已经让全行业感到亏损压力。

  “降价了可能就要大亏了,我们只能选择春节旺季维持现有价格来弥补利润损失。”一位国内知名家电企业的北京销售经理对CIEN记者说。

  能否共建上游产业链

  陆刃波副主任非常担心降价潮可能带来的行业危机。他告诉CIEN记者,从年初到岁末,国内品牌价格下降了30%以上,特别是在没有掌握上游核心技术的情况下,价格下降就会导致企业利润空间急剧缩小,目前,全年行业利润率已经降到了1%以下。另外,外资品牌的降价势必吸引一大部分高忠诚度的消费者,挤压国内品牌的生存空间,使不掌控产品成本的国内品牌雪上加霜。

  针对这样的情况,一些专家就对记者建议:政府、行业协会可以牵头,与企业一起共建上游产业链。因为在平板时代,每条生产线成本在150亿元以上,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承担,这需要政府再度走到前台,企业利用资本的力量,以多种手段渗透到上游产业,完善中国平板电视产业链。

  但也有专家认为,目前,国内一些企业急于进入上游产业的想法应及时校正:一是投入过大,国内企业实力难以达到;二是风险过大,国内企业难以抵御。但为了增强产业制造话语权和市场话语权,一些整机制造企业在与上游供应商合作的过程中,积极从产业链层面上升到联合开发等战略层面。

  绕出概念渲染怪圈

  CIEN记者在采访平板电视的消费者时发现,许多消费者在选购平板电视时大多听信企业在推广中提出的各种概念和技术上的促销噱头。 

  “不少厂家在平板电视的各种产品指标和概念上大做文章,意图通过产品技术指标的渲染获得市场突破。在利润日益低下的状况下,平板电视市场上的竞争,正从残酷的价格战旋涡坠入另一个黑洞——概念战。”国家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王绪丰担忧地对记者说。

  厦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魏自力这样对CIEN记者分析此类现象:个别厂家,除了价格战,又纷纷陷入CRT彩电时代的竞争怪圈:虚假技术概念炒作,以次充好低质低价竞争,恶意伤击别人抬高自己。

  “目前,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市场竞争方式已由价格战转移到技术战、服务战、规模战,国产品牌只有依靠技术、规模、产品线等综合领先优势形成具有差异化的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魏自力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