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天然气市场定价 来路尚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3日 17:37 《财经时报》

  供应商们谋求的“市场化定价”,符合中国价格体系改革的方向,但还要以市场多元化为基础,这种尝试,不过刚刚开始

  □ 本报记者 张平 见习记者 张广明

  重庆人依稀还记得4年前的一幕:2001年11月11日,重庆市的天然气气压表指针,史无
前例地在“0”刻度上停留了好几个小时。当地媒体惊呼:号称“中国头号内陆气田”的重庆,遭遇“断气”尴尬。

  重庆人发现,此事由西南油气田对重庆天然气供给不足所致:他们把更多的天然气,卖给了出价高的临省。

  通往临省的这条天然气运输管道,至今还在源源不断地往外输气,这让重庆人耿耿于怀:重庆市现有约6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产量中,约有一半通过管道外输,他们自己的天然气加工基地,却总是无气可用。

  过去的这四年,在中国天然气领域,解决类似问题的改革一直在探索,直到今年11月末,从一个叫做“中国天然气国际峰会2005”论坛上,传来了新的声音。

  调价几成定局

  “在目前每立方米天然气价格为0.83元/立方米的情况下,中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鄂尔多斯气田只动用了四分之一的储量。如果价格上升1角,就可以再动用这么多的储量。”28日,中石化油田部副主任石兴春,如此直接地为天然气涨价寻找说服力。

  在2004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为390亿立方米。以此为基数,天然气价格上升1角,将由此增加39亿元的收益。这是中国能源三巨头——中石油(资讯 行情 论坛)、中石化及中海油(资讯 行情 论坛)——7月“喊涨”的初衷,也是11月再次喊涨的直接动力。

  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即使仅仅“微调”,得来的都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实际上,在今年早些时候,就有媒体报道称,供应商们正在向国家发改委积极争取,希望能调高天然气售价。尽管此消息最终未被证实,但在分析人士看来,天然气价格上调是必然之势,需要确定的应只是上调的时间及幅度。

  有石油紧缺作为背景,作为替代能源的天然气自然紧俏,其绝对价格又远低于国际市场,这就为巨头们喊涨找到了充分的依据;作为价格管理者的发改委,此时提出了“完善天然气价格机制”的目标,也几乎就确定了天然气价格上调的基调。

  在天然气供应商的推动下,中国天然气“市场定价”的讨论,也已经开始。

  谋求定价权

  但一时的价格上调,并非巨头们真意。改变目前的定价机制,直至过渡到“市场定价”才是他们最终的目标——这和发改委的目标一致。

  但至少在目前的格局下,这一目标,还需走过漫漫长路。

  在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说,根据目前国内现实情况,最适合的还是“保证企业微利原则”,即“成本+利润”的定价方法。对于供应商热望的“市场定价”,董直言“几乎遥遥无期”,虽然价格管理部门确实在研究。

  “市场定价”应该满足多元化的生产商、客户以及完善健全的管网。但中国的实际情况是,仅生产商层面,就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多元化”,目前格局,基本上是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巨头垄断。

  在这样的基础上,几乎没有任何条件能够保证“市场化”不会成为垄断利益的“幌子”。“因为对上游资源的控制,可能会导致以‘与国际接轨’为理由的‘市场化’价格,最终是,垄断集团得利,而消费者埋单。”银河证券研究员李国洪说。

  在他看来,目前制定的分用户定价政策“还是十分符合国情的”,例如,化肥用气价格较低,就符合国务院多次强调的扶农、支农的方针政策。所以,定价机制的改革不宜过早进行。

  同样是在这次峰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吴贵辉透露,天然气上(开采)、中(管道建设)、下(市场)整个产业链都将对外开放,鼓励外资来华投资。这或许是为最终的“市场化”做铺垫。

  破垄断不存在制度障碍

  但引进外资即使在现在也并不存在制度障碍。当下的垄断格局成因,或更多在技术层面。

  专家普遍观点是,虽然天然气整体而言属于垄断产业,但并不等于它所有业务都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天然气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具备不同的产业组织特征,除天然气输配环节具有自然垄断性外,其他环节均是“可竞争”的。

  何况,年中出台的“36条”(《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即使在传统垄断领域,也并不排斥非公有资本进入。“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业务,非公有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

  天然气领域的外资进入,实际上也早已展开。不过国际巨头们多谨小慎微:在东海天然气项目上,壳牌和

优尼科已经宣布退出;BP和壳牌、埃克森-美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也纷纷退出了“西气东输”工程。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解释为:主要是中国管线的折旧的年限太短。跨国公司希望能到28到30年,而国家发改委的决定是15年,“他们觉得风险比较大”。

  “跨国公司退出中国天然气项目,主要是考虑到风险和投入产出比。”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也认同这一观点。

  在天然气开采领域,迄今最大的合资项目来自中石油和壳牌各占50%的“长北气田”;而下游消费领域,之前新奥集团、百江燃气和中华煤气等非公有制企业的介入,已经形成了部分“市场化”的竞争格局。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5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