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诚通的前世今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9日 16:27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刘冬

  诚通仿佛是在一夜间成为国资委嫡系部队中的黑马。在拯救 “华源”系的这场大戏里,一向在国资委169家直属企业中排无生肖的诚通集团声名凸现。

  其实诚通的异军突起早有迹象,不仅早前收购顾雏军格林柯尔资产中有诚通的身影
闪现,今年3月,诚通更是低调部分托管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按照国资委的构想,是要将国资委确定的21个行业主业之外“非主业”的资产、业务、人员剥离到资产经营公司。诚通进入到国资委的资产经营公司试点范围。

  诚通在它诞生之初就似乎是解决

不良资产而设立。

  1998年,于中国在期货业低迷之时,田源,这位中国期货业教父,无法推托当时内贸部领导的指派,进入中国华通集团(诚通集团前身)——一家主业模糊、前景不明的亏损国企担任董事长。这位学者型的企业家早在2000年时就提出,不良资产的处理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中国要最快的、最大化的处理不良资产,就要进行金融创新和建立不良资产市场。金融创新就是对应不良资产,发行不良资产支持债券。他称,不良资产一级市场应该有竞争的概念,诚通想进入一级市场。2002年时,田源离开诚通。

  组建于1992年的诚通集团,一度是中国最大的物资流通产业集团,由原物资部隶属的14家承担国家计划内物资分配的物资供销企业行政合并而成,资产逾百亿。诚通集团虽然名头不甚响亮,但它旗下带“中国”字头的国有公司几乎垄断了中国从钢材、有色金属、水泥、汽车的所有产品的流通渠道。

  现时所称的物流产业在当年还被称为生产资料流通的这些“国”字头的企业,在生产资料经营从垄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他们的沉沦几乎成了不可逆转的宿命。管理混乱、投资决策轻率的国企病在这里大有显现。从1996年起,集团开始出现严重亏损,到1998年,当年亏损4.39亿元,累计亏损达21亿元。

  这家从一诞生开始就被各种不良资产困扰的诚通控股,从2000年开始了对不良资产处置,共收购不良资产100多亿元。当年华融公司面向世界投资者进行不良资产招标,国内企业只有3家进行投标。在处理不良资产方面有丰富经验的诚通控股忝列其中。

  目前诚通控股控制资产共约200亿元,从2000年4月开始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迄今共收购不良资产100多亿元。诚通集团在企业内部先后重组三级以上企业106户,涉及资产140多亿元,分流安置人员1.3万人,处理企业潜亏55亿元。

  诚通处置不良资产的方法繁多,包括取得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特殊支持,债转股,重组,兼并收购,破产和回购,转让、剥离与分立,收购银行不良贷款进行重组、托管、租赁、管理层收购(MBO)等。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