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本土零售小企业:或被收编或归顺自愿连锁品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3日 11:14 《财经时报》

  这对于本土零售商来说,似乎是一个悖论,要么被沃尔玛们收编,要么委曲求全,归顺于国际自愿连锁品牌

  □本报记者姜雷

  进入11月,国际Spar集团(下称Spar)中国区总代表张智强忙得不可开交。他正在为国
际Spar的中国业务拓展而奔走。

  11月3日,Spar集团分别与两家区域性连锁超市——河南思达连锁商业有限公司、湖北雅斯连锁商业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这也是继山东家家悦超市有限公司之后,又有两家企业正式成为Spar集团自愿连锁超市体系中国区域的新成员。

  作为全球最大的超市自愿连锁体系,Spar集团在世界各地拥有15100家门店,年营业额高达340亿美元。

  在这些中小零售企业看来,加盟Spar集团最大好处是联合采购,这将使得企业开拓自己的采购来源,享有国际零售企业同等的采购优势,以便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因此,本土中小零售商视Spar集团如同救命稻草,纷纷争抢。只是,当Spar集团并未把联合采购作为中国区域的核心业务,他们的希望恐怕也就落空了。实际上,Spar集团另有他谋,就是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商品。

  小企业的奢望

  自愿连锁并不只是统一采购,国内

零售业对自愿连锁中的联合采购功能的期许显然过于夸张,至少Spar集团并没有将其作为核心业务来开展。

  似乎Spar集团并没有把联合采购作为吸引本土零售商加盟的条件。加盟企业每年需要上交总部6万欧元,企业可以免费使用Spar品牌,并保持自己的资产所有权,实现独立财务核算。即使将来有联合采购也只是国内各省的企业合作,Spar集团更不会投资。

  以山东家家悦超市为例,Spar集团并未对家家悦进行任何投资,也没有将其纳入Spar集团的采购体系。仅仅是通过对其实施店面改造、货物摆放、经营方式转变等技术手段,使其旗舰店的营业额有所增加。

  2004年底,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国际零售巨头和国内大型零售企业纷纷跑马圈地。中小零售企业受到最大威胁就是在商品采购成本过高和资金困局。

  联合采购本可以大大缓和这种威胁,让人不能理解的是,Spar集团作为国际大型集团为何放弃这一收揽人心的招牌。

  中国特色

  零售业仍是区域性极强的行业,国际性品牌的联合采购只能占到总采购量10%~15%,即使通过联合采购,能够在一些大品牌的供应价格上得到优惠,对总量影响并不大。

  据了解,国外的自愿连锁企业,统一配送的比例都很高,欧洲共同配送的比例达到90%,美国也达到70%以上,日本将近50%。而中国地域辽阔,长期以来形成的区域分销体系、企业密度、物流水平低,也都给联合采购带来障碍。

  实际上,Spar集团的第一家加盟企业山东家家悦在2004年就联合湖南步步高、宁波三江购物和广西佳用商贸成立了上海家联,成为国内企业探索联合采购的首度尝试。

  联盟成立后,联合采购商品的零售价格降低了5%-10%,但问题随之而来,业务交给采购联盟统一去做,将对本地供应商产生影响。同时这些中小零售企业资金薄弱,占用供应商账款,实施资金周转是常事,一旦联合采购,不能占用相关资金,连基本的运营都将成问题。

  有意思的是,联盟的三家发起者也先后投靠了另一家国际自愿连锁企业IGA..联合采购带来的优势、带来的提升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加盟Spar是为了联合采购,那基本方向就错了。

  意在市场

  企业的本性是为赢利,Spar集团进入中国,决不是来当本土零售商的救命稻草。既然不能以联合采购作为卖点吸引国内企业,Spar集团进入中国招揽加盟企业干什么?

  透过Spar集团中国选秀的条件似乎能看出些蹊跷:Spar集团要求加入Spar的企业必须在生鲜食品配送方面具备区域性的优势。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Spar集团十分看重在中国的商品采购。而任何方法的直接采购都不如通过在国内的合作伙伴采购来得划算、效果更好。

  通过对加盟Spar集团的企业分析就更能看清楚,这些企业或多或少都具有物流和批发的背景。其中,山东家家悦的前身是山东威海糖酒采购供应站,属批发企业,自1995年涉足连锁零售。河南思达和湖北雅思也有批发背景。

  不难看出,Spar集团更看重的是企业的批发能力,有利于控制下一级别加盟零售商,拓展销售网络。进一步,Spar集团可以通过这些企业将中国作为其新的全球采购基地。

  实际上,翻看Spar集团的历史,其成立之初,就是独立批发商和独立零售商的中间人,通过货物陪送,谋求利益。依靠中国廉价的原料开发自有品牌,实现全球供应,真金白银不必提了。

  第三极

  在此次签约仪式上,Spar总裁高登·康贝尔介绍,Spar集团计划在2008年之前,在湖北、山东、河南新开卖场、超市115家。不难想像,Spar的标志将如同家乐福、沃尔玛一样遍布中国。

  这也让人不得不担心,当国际零售巨头和国内大型零售企业占据大半壁江山,所谓的国际自愿连锁业态却打着拯救本土中小企业的旗号,以另外一种方式分食中国零售市场。

  看上去,加入Spar和IGA等国际连锁的中小零售企业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立的身份,但随着品牌效应的提升,丢弃自己原有的品牌是早晚之事。 此次签约的河南思达和湖北雅思都明确表示,放弃原有品牌,改为Spar的品牌。

  这对于本土零售商来说,似乎是一个悖论,要么被沃尔玛们收编,要么委曲求全,归顺于国际自愿连锁。

  链接 什么是自愿连锁

  自愿连锁(Voluntary chain 简称VC)也称自由连锁,是由许多不同资本的零售企业,在保持各自独立的条件下,自愿组成一个或者多个批发企业,并以此为主导建立一个总部指挥组织,在总部的指挥和管理下,实行共同经营,统一采购,统一指定营销战略,一次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进而获得合理化的经营利润。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