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产经时评药品降价玩“猫捉老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07:57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从10月10日起实施的第17次药品大降价,到今天已有23天。实际效果究竟如何?据新华社记者在各地调查发现,成效值得肯定,问题还是不少。

  这次降价是历次降价中力度最大的一次。很多单位认真执行了国家政策,但在一些地方,降价令刚开始实施,降价药品就一夜之间神秘“蒸发”。为了抵销降价损失,一些药厂将降价药自动停产,或者偷梁换柱,将降价药品改换包装规格名称,再高价销售,与降价令
玩起了“猫捉老鼠”游戏。

  形成“猫鼠游戏”的原因,是复杂的利益格局。近年来,药厂、销售商和

医院作为独立利益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日益强烈。以往16次
药品降价
,都曾遭到了变相抵制。
药价
虚高,从表面看是价格问题,从深层次看则是体制问题。要真正解决药价难题,还需进一步深化相关方面的改革。

  降价令之所以在一些地方难以落实,首先与以药养医的体制有关。由于财政补贴不足,国家允许医院以药养医,这在促进医院自我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弊端日益显现。医生开大处方、医院卖高价药,早就司空见惯,见怪不怪。

  要革除以药养医的弊端,实行医药分家是一种理想选择,但目前时机似乎尚不成熟,较为稳妥的选择是,推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各级政府努力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逐步提高技术和劳务性服务的价格水平,在此基础上,逐步实施医药分离,切断医院、医生和药品营销之间不合理的经济利益联系,缩小医院通过药品牟利的政策空间。

  流通环节混乱,是药价虚高的另一大原因。目前,全国有药品生产企业7000多家,批发企业1.2万家。众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把非法回扣作为主要手段。药品从出厂到卖给患者,要经过多个环节,各个环节层层剥皮、雁过拔毛。

  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是遏制药价的重要途径。应该在对药品批发零售企业进行整顿重组的同时,继续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药品招标制度本身没有问题,之所以受到非议,是实施中的偏差,在一些地方走了形式。各地主管机关应着力规范药品招标活动,加强对集中招标采购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规范各个环节的运作。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切实履行职责,摒弃无所作为的态度,强化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作者:王学江 王茜

  (来源:海南日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