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中石油竞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 > 正文
 

中石油并购哈石油完美落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19:55 财富时报

  本报记者 殷宇晗

  26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地方法庭上敲落的一声重槌,标志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K石油)41.8亿美元巨额收购案最终以完胜落幕。而此次经过艰难博弈所换来的成功,也预示着未来几年我国的海外石油的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的变革。

  强敌环伺中杀出血路

  虽然最终获得了胜利,但与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公司一样,中石油的此次收购之路也是强敌环伺,险象环生。

  总部位于卡尔加里的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和开发一体化的综合型

能源公司,其虽在加拿大注册,但拥有的油气田、炼油厂等资产全部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该公司是哈萨克斯坦第三大石油生产商,公司原油日产量为15万桶,旗下炼油厂每天可加工8万桶原油。其2004年的纯收益达到5.007亿美元。仅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净利润就已达1.66亿美元。这样一个诱人的
蛋糕
不能不使各家企业垂涎。

  在收购该公司之初,中石油就遭遇印度国营石油与天然气公司及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两大劲敌。在最后期限8月15日前,印度国营石油与天然气公司在第一轮竞价时的最初报价更高,其叫价比中石油每股高出1美元。而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也因数年前与PK公司以1:1的股比,合资成立了“图尔盖石油公司”(TurgaiPetroleum),而自认为公司有对PK公司的“优先购买权”,要求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地方法院对中石油的收购要约发布延期禁令。

  而比起竞争对手的阻挠更要命的是哈萨克斯坦政府的法律介入。12日,哈萨克斯坦国会上议院一致通过禁止外资转让国家石油资产交易的法案,此法案一旦由哈总统签署生效,可能会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处以5亿多美元的巨额罚款。哈萨克斯坦政府保护竞争委员会的一名官员暗示,如果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最终能完成收购的话,那么中石油必须替这家公司支付这笔巨额罚款。

  尽管此次收购遇到了众多的危机与凶险,但中石油还是取得了成功。究其原因,中石油外事部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此次成功收购主要就是凭借公司灵活的战略和与哈政府的良好关系。战略的灵活主要表现在中石油在本月15日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签署合作经营和管理PK项目的备忘录。根据这份备忘录,哈国家石油公司将获得为保持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战略控制所需PK公司的部分股份,并获得在对等条件下联合管理PK公司奇姆肯特炼厂和

成品油的权力。这种‘双赢互利’的合作方式无疑能获得对方的欢心。

  而更重要的是,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一直不错。今年底将竣工的中哈石油管道更对双方在油气领域的合作是个很大的促进。哈萨克斯坦作为产油国,原油销售是其重要经济来源。而中国又是其最重要的原油客户之一。更何况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石油就已经进入哈萨克斯坦,取得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部分股权,进而获得阿克纠宾油气田的开发权益。经过数年来的苦心营运,已与当地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哈政府不能不对中石油青眼有加。

  购价高于市值仍不亏

  然而,激烈的竞争还是使中石油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据业内人士分析,中石油41.8亿美元的报价远远高出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33亿美元的市值。而且,此次收购将使中石油的总储量仅增加2%,其日产量估计相当于中国日均原油需求量的1%略强。

  虽然收购的价格偏高,但瑕不掩瑜,PK公司带来的好处也甚是明显。中石油就公开表示,参与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有利于依托在哈萨克斯坦长期油气合作的基础,发挥现有项目与收购资产的协同效益,促进在哈萨克斯坦业务的发展;有利于发挥中石油独特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提升收购资产的价值;有利于增加在哈萨克斯坦油气领域的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收购本身也将给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股东带来增值效益。

  不可否认,即将建成的中哈管道确实会为中石油日后的运营带来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条西起哈萨克斯坦里海阿特劳,东至我国新疆阿拉山口的管道,设计的口径很大,2005年底,将达到1000万吨运量。这使它不仅能在日后将成为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血管,也完全可以在日后七年中,充盈PK公司5.5亿桶储量(约合7500万吨)的运力。

  而从整个中国能源格局的角度考虑,中石油的此次举动则更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与发展的大局。

  中国海关2004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仅去年一年,中国就进口原油1.2亿吨,增长率高达34.8%,进口量增速为4年来最快,进口价值339.1亿美元,增长71.4%。全年共多支付外汇70.68亿美元。虽然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比起外汇储备流失更为危险的,却是海外原油来源途径太过单一,国内储备严重不足。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已经占到实际消费量的40%,根据世界能源机构预计,到2010年,我国进口石油总量将达到1.5亿吨,占消耗总量的50%以上。这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已足够解释中国石油企业不断尝试向海外扩张的原因。

  为了增强石油进口安全系数,中国正在通过鼓励国有石油公司和民营油企走出去获得份额油、开拓中东之外的新市场等方式推进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中亚地区作为中国能源供应的“后院”,其重要性也日益增强。而收购位于哈萨克斯坦的PK公司,就意味着能够在全球能源战略格局中赢取主动。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董秀成也对记者表示,这次收购成功不仅是中国能源战略西移的重大突破,还将帮助中石油得到里海地区的有效能源。这次成功收购PK公司,在实现中国能源来源和供应通道多样化上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也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原油进口的多元化选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